国际油价上涨牵动纺织化纤“神经”
国际石油价格一路上涨,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这牵动着绍兴纺织化纤行业的“神经”。
作为一个纺织大市,绍兴是全国最大的PTA(精对苯二甲酸)消费中心,也是化纤纺织加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绍兴海关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市自营进出口业务量居全省第三,石油衍生物、涤纶丝主要原料PTA等的进口量在全国独占鳌头。
“油价涨了,最直接的影响是拉动海运费攀升,增加出口成本。”绍兴星地纺织品贸易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不同航线的海运费都涨起来了,如东南亚航线每20英尺集装箱运费上涨50~100美元,40英尺集装箱运费上涨100~200美元;非洲、美洲航线每20英尺集装箱运费涨200~300美元,40英尺集装箱运费涨500~600美元。他表示,由于海运费上涨,使得先前的订单利润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油价传导存在滞后效应,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远期影响也不容忽视。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去年的PTA进口量位列全国榜首,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考虑到原油价格传导的滞后效应,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暂时没有对企业进口的PTA、MEG(乙二醇)价格带来较大影响。
但他认为,从产业链环节传递的滞后性来看,PTA、MEG由原油经多道环节提炼而成,是涤纶丝的主要原料,在石油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地位,短期尚未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必被殃及。
为应对油价上涨的影响,我市企业纷纷想出各种办法消化压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企业灵活运用定价机制,尽可能冲销海运价格提高带来的成本上升。像浙江伟丰集团灵活制定价格条款,出口争取FOB价(离岸价),进口签订CIF价(到岸价),规避海运费上涨风险;有的企业则调整了进口策略。据透露,浙江赐福集团、浙江远东新聚酯有限公司等大型化纤原材料进口企业,均减少MEG进口量甚至停止进口;有的企业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在节能减排上下工夫,或通过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