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挤压 中国制造2008面临大考
2月的最后一天,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从事业务工作的张先生又接到一张要求解除合同的国外传真,这已经说不清是这个月的第几次。汇率的变动、美国经济开始走弱、国内原材料价格大涨、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等等变化使其倍感压力。
“对外是订单减少,对内则是为我们做加工的企业同样面临压力。”张先生说。
不仅仅是服装企业,在彩电、空调制造、机电企业等出口量大的行业中,在国外市场以物美价廉为特色的中国制造开始遭遇严重危机。
汇率寒流
张先生所在的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主要是做一些国外品牌在中国的代工生产,其中不乏耐克、阿玛尼等一线品牌。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外贸订单让他们公司在江苏和浙江的代工厂已经达到400家左右。
这些工厂不停地为张先生的公司输送着炮弹,然而目前这种情况正在悄然改变。“过年之后,为我们代工的400家工厂已经关掉很多家,没关掉的也开始裁员了。”张先生说。
“很多工厂的规模都很小,利润更薄,汇率一变,员工工资一涨,赚不到钱谁还做?这让我们的加工能力明显降下来,只好自己主动撤掉一些订单。”张先生介绍,这些代工厂原先的利润就已经很薄,在经过汇率变化后,他们的毛利润从原先的10%降到了5%左右。
这种影响也开始在出口大户机电企业中显现。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因为利率的上升,之前使用的承兑汇票现在已经开始被多数企业拒绝,不少零部件工厂开始减少向主机厂垫付资金的额度,甚至不再垫付资金,致使主机厂资金骤然紧张,不得不减少产量。“有的整机厂已经开始考虑与基金公司合作或者向民间金融机构贷款来弥补生产型的资金缺口。”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调研人员介绍。
据机电协会的统计,去年一年,中国机电制造出口下降了近30%左右。在机电业界人士看来,由于美国次级债的影响逐步显现,这个疲软也会越来越明显,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出口危机会全面体现。
“人民币每上升100个基点,对白电出口至少少创汇3个亿左右。”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高级商务专员于治璞告诉记者,这对一向微利的家电出口企业无疑是一笔很重的负担。
成本之重
国内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更是成为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2月25日,在接受了铁矿石价格65%的涨幅后,宝钢率先大幅调整了第二季度的钢材产品价格,其中热轧主要产品每吨上调了800元。其他钢铁企业也闻风提价。
对于此次钢铁企业的大幅度提价,国内的行业分析师表示,这次提价对出口依存度很高的五金和机械行业,则是雪上加霜。
在中国机电进出口协会的调研中发现,轴承钢的价格已由去年年初的43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6250元/吨,上涨幅度达45%,但轴承的出口平均价格仅上涨了6.7%;彩电整机厂则反映,其彩电整机利润仅为8元左右,但彩管价格至今已经上涨了16~24元。
奥克斯集团外贸销售经理王稳根表示,前两年曾经是中国制造海外市场最好的时期,经过多年的价格恶战,行业也得到了重新洗牌,这两年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利润在增加,出口单台空调赢利在人民币300元~600元,而国内市场销售单台赢利只有50元~200元人民币,仅是出口赢利的1/3。但目前内外环境的变化给他们的海外计划带来了一层阴影。
而《劳动合同法》同样成为出口企业的心头之痛。上海的一家知名服装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在服装类企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以上,而原材料、水电等只占30%,由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力成本大规模上升之后,对他们这些利润仅在10%左右的服装类企业几乎是致命的挤压。
突围难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为29%,下半年则降为22%。而据记者了解,一份调研中国企业出口情况的报告已经由商务部上交国务院。
“汇率上升、成本提高了,我们今年已经调整策略,多做内销。”前述服装企业负责人说。
广东一位从事电子产品出口的外贸经理则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欧洲、非洲甚至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业务。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我国出口较多的彩电行业的出口已经出现了下滑。2007年中国共出口彩电4788万台,比前年同期下降了44.6%。据业内人士分析,出现如此大的下滑主要是因为我国部分企业的彩电生产技术相比日本、美国相差较大,当汇率上升,我们的产品失去了低价的吸引力。
一个知名家电生产企业负责人甚至呼吁:“为了生存,中国制造在国外市场要联合起来涨价。”
另据了解,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广电)目前就在试图引进新的第六代彩电生产线,但需耗资近240亿元,这笔钱目前还尚无着落,而上海当地银行也因不看好前景,对这笔贷款捂紧腰包。
“不引进就被市场淘汰,引进也不赚钱,上广电进退两难。”据上述人士透露,上广电和国内彩电生产厂家一样用的是第五代生产线,即使引进第六代,也只能生产32英寸的TFT彩屏,而此时国外的主流厂商早已不生产这种彩屏,日本已经发展到第十代生产线了。
对于这种企业面临的技术升级问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宁向东说,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技术困境,单靠一方已经难以化解,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行。
“从宏观上来说,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合同法》发布是系统性的,是目前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考验。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每个发展中国家都会遭到这样的难题,日本、美国当年也一样。人民币升值是因为中国经济持续走强造成的。而《劳动合同法》的发布,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经济走到如此好的地步,人民分享财富是理所当然,关键是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宁向东说。
不过,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看来,2007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工工资提高、《劳动合同法》实施、土地使用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国内银根紧缩、环保力度加大等等,这些政策在2007年集中出台,企业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完成调整。”
华民说,如果这些政策近期得不到改变,中国制造的困境将会呈现加速度的恶化2008年也许真的将成为以资本和劳动力取胜的中国制造业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