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交会”上纺织品出口略降
日前在上海闭幕的第18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华交会”)上,纺织服装类商品成交出现下降。这表明一度被国外同行视为“洪水猛兽”的中国纺织业,已经进入调整洗牌的阵痛期。“现在或许是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最困难的时期。”江苏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白金良说。
“次贷”冲击波渐次释放
“华交会”一向被视为我国外贸风向标之一。统计显示,本届展会总成交36.78亿美元,比上一届增长3.52%;其中对美成交约5.83亿美元,比上一届下降1.5%。而纺织服装类企业受波及影响较明显,5天会期里,纺织服装类商品共成交18.44亿美元,比上一届下降了0.54%。
“虽然今年华交会会期比去年缩短一天,但相比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美国市场需求减弱是较为明显的,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华交会展览部副主任王庆江说。
江苏是仅次于广东的中国第二大出口省份。来自这个团的信息显示,2007年5月开始,江苏对美出口明显放缓,单月增幅由当年初的51.9%剧降至当年底的1.8%。今年1月,江苏全省出口同比仅增长18.4%,对美出口甚至同比下降3%。
2007年,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出口达7.3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20%左右。据公司副总经理曹小建介绍,往年1月份,美国客商通常已下好冬装订单,国内企业四五月份就可出货了。但截至今年2月底,舜天的美国客户只有一半下了订单,而且数量减少较为明显。这反映出美国市场需求可能减弱。
企业面临高成本之痛
今年新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企业面临高成本之痛。而由于我国多数纺织服装企业属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议价能力差,成本上涨压力难以向国外采购商传导,企业的生存空间越压越小。
红豆集团外经部赵经理预测,随着棉纱、化纤等上游产品提价,3月份以后纺织品面料价格还将上涨,届时服装企业成本还将上升。上游原料价格稍微一扬,下游的涨价效应还会在传导过程中放大。
用工成本的上升或许也将成为纺织行业洗牌的导火索。除了东南沿海地区,江苏的宿迁、淮安等传统劳务输出地以及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一线工人的月工资普遍上涨了200元至400元不等,不少企业成本因此增加10%至15%。
不少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成本。常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沈全荣告诉记者,当地的一些中小服装出口企业,过去大多采用工时制。现在为了减少加班费支出改为计件制,不过8小时正常工时以内的单件报酬,仅为加班时间单件报酬的1/3。这样算下来,工人的加班工资是依法提高了,但工厂支付的工资总额并没有多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