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度释放出尊重产业工人的重要信号
对一汽大众钣金整修工人王洪军来说,荣誉和光环似乎来得有点令人措手不及:短短一年间,他不仅作为中国第一位一线产业工人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而且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来到北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吉林省政府还推荐他担任“奥运火炬手”,表示要“用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双手”来传递奥运圣火。
王洪军并不是个案。在今年新当选的2987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所占比例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他们中很多人都获得过全国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和“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属于产业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
商务部研究院贸易专家梅新育认为,在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政府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技术工人对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意义,让更多的产业工人代表人民参与国家大事的决定,是产业工人地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信号。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典型和荣誉可以激发工人创新和向上的激情,引导社会增强对一线工人的认可,但是,产业工人地位的提高还必须依靠有效的机制作保障。
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棉纺织工厂细纱挡车工张晓燕也是今年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说:“机制保障的关键就是要调动一线工人的积极性,把劳动光荣落到实处。”
王洪军与张晓燕都是政府认定的高级技师,分别带着100多个和30多个徒弟。由于没有明文规定一定要把高级技师职称同工资收入挂钩,这就使职称评定难以在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上充分发挥调动作用。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去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2007年底,王洪军所在的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轿车一厂进行了工资体制改革。这家国有企业变按工龄发放工资为按照工种和劳动量进行工资分配,结果大多数人的工资都出现了跨越式增加。王洪军本人的月工资翻了一倍达到6000多元。1992年他刚入厂时,月薪只有230多元。
一些代表认为,中央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措施也将有助于提升产业工人的地位,因为它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他们同机关干部、企业管理者以及科研人员在社会福利上的差距。
张晓燕说:“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并不矛盾。企业发展看效益,效益是和工人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