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制造VS贸易摩擦:破解之策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3-12 07:57:5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收藏

  “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科技支出1134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如何破解中国制造遭遇贸易摩擦的局面,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中国制造”成众矢之的

   “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贸格局。一些国家中主张保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资本入侵的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矛头直指中国。

   从2005年的纺织品、2006年的鞋到2007年的钢铁,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从单纯的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延伸至宏观体制、制度层面。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连续13年(1995年-200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2002年-2007年)成为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目前全球1/3的反倾销和美国一半的337调查都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成为影响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形式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

   随着中国外贸的持续高增长,一些国家已不满足于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中国的出口,而是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补贴领域。反补贴成为贸易摩擦的新热点,反补贴应对也成为目前应对贸易摩擦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美国自2006年11月以来连续对中国发起了9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加拿大2004年以来对中国发起了6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和4起再调查。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遭遇反补贴数量之多、频率之快、涉及产品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全球贸易经济史上是罕见的。”

  “中国制造”不可取代

   经济民族主义泛滥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有专家分析认为,过去30年世界贸易对经济贡献率达20%以上。如果保护主义继续蔓延,2011年至2020年世界GDP增长率将降至1%。

   李玲在分析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以及公平贸易工作情况时,曾经举了两个发人深省的例子:

   一个是香港《信报》发表的《没有“中国制造”美国人活不下去!》的文章,描述了一个美国四口之家在一年内不用中国货,由此带来重大不便和超预算的开支,造成了“物质匮乏”和精神困扰。

   另一个是《加拿大环球邮报》在2007年10月3日发表的专栏作家马科斯·吉撰写的评论文章《中国龙是怎样给加拿大带来繁荣的》,指出中国货令加拿大通货膨胀每年减少0.1%,相当于数十亿加元,并认为加拿大应该为此而感谢中国的崛起。

   “物美价廉、薄利多销”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中国制造”在国外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在较长的时间里,中国的许多产品,特别是中低档消费品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现在的贸易顺差是长期性的。”李玲对本报记者分析说:“虽然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但造成我国顺差过大的根本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近几年形成的庞大产能加快释放,不但形成了较大的出口能力,而且在许多领域替代了进口;国外对我国出口需求仍较旺盛,而我国急需的高科技设备因发达国家设限,难以扩大进口。”

  贸易摩擦的破解之策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我国遭受的23起特保调查中,22起取得胜诉;在美国铜版纸反补贴案中,我国在双边和WTO框架下分别进行交涉,最终美方做出无损害终裁;经过交涉,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的实施期限由通常的5年减为2年。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与矛盾将更加突出。在具体应对方面,李玲给企业提出几点建议:除了要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救济调查的相关知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以及加强行业自律外,更重要的是在遭遇贸易摩擦案件时不能消极观望,期望坐享其成,要积极应诉,特别是在应诉时要注意团结作战、一致对外。

   李玲强调,应对贸易摩擦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企业自身,要逐步增强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及时了解国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另外,在出口市场的选择上要讲究策略,实现“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也可以减少和分散风险。

   贸易摩擦是国际化新形势深入发展的一种常态,是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挑战。对于这个挑战,李玲表示:“要紧紧抓住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审慎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两条主线,切实加强多、双边交流,着力夯实能力建设。我们建立了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有关企业‘四体联动’的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制,形成了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应对格局。”

   另据了解,自2004年新西兰率先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来,2007年又有挪威、津巴布韦、瑞士等10个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迄今共有77个国家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规则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改革开放的形象在国际上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应对贸易摩擦的破冰之旅,虽然任重道远,但是步履坚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  贸易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