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织出好“钱”景
近日,记者来到静宁县细巷乡谭店村采访,走进各家院落,耙子、刀、剪子与底布的碰撞声不绝于耳,女工们正低头忙着织地毯。
在北坡社吕霞霞家门口的小作坊里,记者看到七八个雇工正忙着织毯子,她们有说有笑,乐在其中。吕霞霞是细巷韩川村人,6年前嫁到谭店北坡,在娘家的时候,她就在自家的地毯作坊里织地毯,来到婆家,她多方筹资20多万元,架起了大梁,雇来了本村的女工,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建成了4处作坊,架起了9道梁,雇工达到了48人,俨然一个小型工厂。还搞起了地毯代办,年收入近3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老板娘”。
在谭店村420户家中,每10户中就有1户搞地毯加工,像吕霞霞家这样的小作坊,全村共有35处64道梁,近400多人在小作坊里揽活挣钱,既不耽误农活,又能挣到钱,40多岁的吴爱爱就是其中之一,她家种着20亩地,丈夫在外打工,两个孩子上高中,公公婆婆干不了重活,全家人就指望着她一个。农忙时,她忙地里的活,但遇到天阴下雨和农闲时间,就到小作坊来织地毯,这样下来一年也能挣到2000多块钱,够家里买化肥和零用了。
据了解,细巷乡共有16个村,村村都有地毯加工小作坊,地毯加工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已达248家,总梁数达578道,从业人员2400多人,有来自本村的、附近村社的、还有会宁等地的剩余劳动力,人均月工资600到700元,年生产天数246天。小作坊的手工地毯设计新颖,款式和尺寸均可按客户的需求订制,经过加工处理的成品远销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乡党委书记张建宁告诉记者,按一道梁8个纺织工的标准,纺织工的人数还差1000多人,尤其在农忙时节,更显紧缺。
村子变“工厂”,村民变工人。静宁细巷乡手工地毯作坊遍地开花,小小作坊织出了农民的好“钱”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文章关键词: 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