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五年来棉花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近期,笔者对山东省高青县近五年来的棉花产业发展状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高青棉花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为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增加作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棉企多而杂等问题。
一、种棉“不划算”农民弃棉种粮
高青原本是山东省人均植棉面积最大的县,上世纪90年代,全县人均棉田一亩多,可现在已经降到不足七分。根据种子公司提供的情况,2008年春节过后,玉米种子卖得比往年多了60%,这也说明农民在进一步减少棉田面积,改种收益更高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调查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种棉不太“划算”:
1、种棉收益低。现在高青农民种植一亩棉花毛收入为1200元左右,扣除600元成本,纯收入为600元(用工钱不计入成本)。而种植粮食作物,一年可收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现在小麦平均亩产量一般在900斤左右(高产地超过1000斤),销售价格按每斤0.85元计算,可收入760元;玉米亩产量一般在1200斤左右(高产地达到1500斤),这几年玉米价格高,2007年11月每吨最高达到1800元,按市场均价1760元/吨计算,可收入1050元;两项合计年收入为1810元,比种植棉花多610元。
此外,种植棉花用工也多过粮食作物。一亩棉田从种到收要用工60多个,虽然农民种地不算工钱,可种植粮食作物机械化程度高、用工少,剩余时间出去打工,收入高于种棉。
2、近5年来,棉花受气候影响特别大,容易出现大幅减收,从而挫伤农民积极性。2006年春天,冷空气特别多,不适宜棉花生长,棉苗都不好保,虽说秋季情况有所好转,但产量也只有300斤左右;2007年春天倒是比较适宜棉花生长,可到了吐絮期,从9月13日开始阴雨连绵,致使棉花产量、质量均大幅下降。
上世纪90年代,高青曾被国家评为百公斤皮棉县,高产田亩产籽棉600多斤、全县平均籽棉亩产500斤。可由于气候原因,2003年以来,棉花单产只有300多斤左右;这几年棉花价格也低,2005年每斤籽棉仅卖两块多钱。
二、棉花加工企业多、乱、杂
自从国家拓宽棉花经营渠道以来,高青每年都增加很多小个体加工户。目前,已经有接近40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但其中只有9家通过省发改委的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证,其它个体加工户只要向县工商局交一部分钱,就可以在该县收购、加工、经营棉花。
这种多、杂、乱的状况打乱了棉花市场合法经营的秩序,破坏了现有的棉花资源,致使棉花市场混乱。
三、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够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青有六家由供销社组建的棉花专业合作社,它们通过多方考察论证,从中国棉花研究所引进高产优质棉种,大大提高了棉花单产,该县生产的皮棉质量一致性高,棉花加工企业效益也好。但是自从放开棉花市场之后,收购加工企业增多,又没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棉花专业合作社,再加上人均耕地面积少、形不成规模,致使近十年来种棉收入降低。
四、四大问题影响纺织业快速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高青县已经投产或部分投产的纺织企业有14家,总投资32亿元;主要生产设备为纺纱机、倍捻机、染色机和织布机,多为从美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国进口的一流设备;规划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环锭纺20S—120S纯棉纱、气流纺OE6S—32S纯棉纱98600吨,各种规格面料19720万米、印染7820万米、各类服装5400万件,每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4.5亿元。
目前,该县纺织服装业虽已初步走上集群发展的轨道,但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仍有四大问题需要解决:一、科技开发和基础性研究力度不够;二、缺乏专业设计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三、品牌创新不够,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太少,市场影响力不够;四、产业链创新体系有待改善,在目前的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接口缺乏体系,从终端到上游,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影响到整个行业创新和转变增长方式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