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形势分析
一是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近年来,国内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而国际农产品和原油贸易价格持续高位徘徊,拉动纺织品两大主要原料棉花和化纤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如亚光毛巾反映,近期国内棉花价格每吨上涨近千元,仅此一项企业就多支出上千万元。
二是国家政策的制约。2006年以来,减顺差是我国外贸工作的重点。纺织服装出口成为国家政策调整的重点商品之一。2006年、2007年国家两次降低出口退税对纺织服装出口的冲击很大,造成企业利润空间下降,对增加的成本,国外客户只承担部分损失,大部分仍由出口企业承担。鲁泰反映降低出口退税影响其利润500多万元。而中小企业利润率低、议价能力差,出口退税降低已影响其生存。2007年9月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棉花进口保证金实施台帐实转制度也大量挤占了企业的周转资金,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财务负担。
三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持续升值,2008年以来升值明显加快。出口企业处在升值的压力之下,经营难度加大。人民币升值首先增加企业出口成本, 减弱出口竞争力;其次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降低企业效益;更是抑制了部分低端产品出口,使中小企业的生存面临挑战。
四是国际竞争力减弱。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都把纺织服装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这些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巴基斯坦、印度相继提高纺织品的出口退税。与我国相比,这些国家在劳动力、原材料、部分能源价格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据“2007年世界主要纺织工业小时劳动力成本的全球比较报告”,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并快速接近每小时1美元的门坎。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官方统计,其国内纺织业劳动力成本分别为每小时0.29、0.36、0.22和0.36美元。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在中低档纺织品价格上的优势已丧失。威海一家用纺织品企业原来占出口15%的低档产品已经停止出口,客户将其全部转移到了越南。
五是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日益增多。2007年6月1日,欧盟REACH法规正式生效,对我省纺织品出口的具体影响还有待观察,很多企业对其认识不足。国外客户对出口企业在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我省大部分中小企业准备不足,这也将是今后制约纺织品出口的原因。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