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给英国人带来更多选择和财富
近来,常常有从中国来的朋友向白乐威先生抱怨说,本想在英国买些有特色的礼物回去送亲朋好友,但却发现买回去的东西有不少是“中国制造”。
曾经作为伦敦金融城市长和保险公司高管先后上百次前往中国的白乐威先生说,的确,近几年,“中国制造”在英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增加。无论是在大型的百货商场,还是在自由市场的街头地摊,几乎无处不见。
据英国海关统计,2007年1月至9月中英贸易总额为326.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2%,占英国进出口总额的4.14%。中国是英国继德国、美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比利时之后的第七大贸易国。
英国从中国进口占英国进口总额的5.89%,中国成为英国继德国、美国、荷兰、法国之后的第五大进口国。英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类别有:机电产品、家具玩具、服装箱包。其中,机电产品进口占英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34.34%。
白乐威说,中国人聪明、勤劳,有几亿人不辞劳苦地工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随处看到“中国制造”并不足为怪。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中国制造”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而英国人相对节俭的消费观念使得他们对质量不错、价格便宜的中国产品相当青睐,因为“中国制造”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选择和财富。
英国经济评论家安纳托尔·卡斯勒茨基曾在《泰晤士报》发表专栏文章说,任何对价格敏感的英国人都会使用来自中国这个世界大工厂的价廉物美的产品。因为它不但帮助英国降低了通货膨胀率,还让那些像英国一样本来就很富有的国家更加富有。 他说,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本使得全世界的商品在相对低的价位供应得到了保证。多数人认为,“中国制造”实际上给西方国家社会中低消费层次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空间。
但令白乐威和许多西方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一些人一面使用着西方贸易公司利用全球采购管道从中国采购到西方市场的价廉物美的商品,一面却又抱怨中国的商品挤占了自己的市场,或夸大中国商品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事实上,任何商品都可能有质量问题,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没有经历过产品召回,再把改进后的产品重新放回市场,这是一个市场机制,也是产品质量提高的自然过程。
此外,白乐威说,“中国制造”与“在中国制造”两个概念并不相同。中国开放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海外直接投资国,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开设生产基地。多数标有“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实际上是按照跨国公司的标准“在中国制造”。产品设计、包装、品牌,甚至包括大部分的利润都不属于中国。那些跨国公司从“中国制造”中获得了利益,但一旦有什么质量问题就把过错简单地归结于“中国制造”是不负责任的。因此,在审视“中国制造”的时候,一定要将“中国制造”与“在中国制造”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