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纺机挂帅 涤短成套设备打响日产200吨战役
如果说实现单项设备的自主化只是一次技术攻坚战的话,日产200吨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项目的开发则是一场庞大的系统工程战役。项目承担企业除了要具备全流程设备设计、制造的技术攻关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整合工程、工艺、电气控制系统的成套能力,以及运筹帷幄、调遣各方资源的“统战”能力。在这场战役中,能够领衔挂帅的,恐怕只有我国化纤工程设备制造领域的“老大哥”——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战局:日产200吨涤短成套设备自主化、产业化
我国涤纶短纤维设备(下称:涤短设备)的开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本世纪初郑州纺机形成日产100吨涤短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并实现产业化。在此基础上,郑州纺机又相继开发出日产120吨、150吨的涤短成套设备,实现日产100~150吨涤短成套设备的国产化,但日产200吨涤短成套设备在国内仍是空白。“我们对日产200吨及以上的涤短成套设备进行了论证,以郑州纺机现有的研发条件和设备加工能力,在少量添置部分关键加工设备后,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开发日产200吨涤短成套设备。”郑州纺机副总经理蒙?认为,国产涤短成套设备的开发该到迈上新台阶的时候了。“国家新型纺织机械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支持送来了东风,国产涤短成套设备的开发打响日产200吨战役。目标是开发日产200吨及以上大容量涤短数字化成套设备,包括纺丝联合机、后处理联合机及高可靠性的数字化、网络化电气控制系统3部分,并具备年产6~12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从战略意义上讲,项目实施成功后,对提高我国涤短成套装备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并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涤纶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而改变我国化纤行业大而不强的产业格局。从现实的经济利益来看,项目开发成功后,全套设备的价格大约为5500万~6000万元,相当于进口设备价格的60%。按照5年内国产设备达到30条生产线计算,可为国家节约外汇16000万美元,减少化纤企业设备投资9亿元人民币。对于化纤企业而言,日产200吨涤短生产线与日产100吨生产线相比,每吨纤维生产成本可降低200元,达到吨纤维节水、节电10%的效果。
阵容:郑州纺机挂帅,邵阳纺机、邯郸宏大分别承担
对于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郑州纺机为作战配备了精兵强将。整个项目分别由郑州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及其下属的邵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邯郸宏大化纤机械有限公司3家企业共同承担。项目总体实施及后处理部分由郑州纺机本部完成,纺丝联合机由邵阳纺机承担,卷曲机、切断机、打包机由邯郸宏大实施。“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各个企业的产品优势,合理调配优势资源。”蒙?介绍说,这3家企业均为我国大型、成套、精密纺织设备制造基地,作为国家纺机行业的骨干企业,曾多次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是我国化纤技术装备的研制基地和出口基地。
邵阳纺机的涤纶短纤纺丝联合机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并拥有纺丝中心内环吹的专利技术。邯郸宏大长期致力于化纤设备中卷曲、切断、打包产品的研发,在大容量卷曲、切断机的开发制造上具有丰富的经验。而郑州纺机除了在涤纶后处理设备研发制造方面代表了我国涤短设备的制造水平以外,公司已具备一定的设备成套及工程总包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具备从纺丝箱体到打包机全流程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能力,以及整合工程、工艺、电气控制,完成“交钥匙工程”的能力。3个企业分别承担的项目部分将由郑州纺机本部负责最后整合工艺流程,统筹完成。
在资金方面,整个项目的总投资达到5673万元,其中新增建设投资417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500万元。除此以外,郑州纺机背靠中国恒天集团这棵大树,其资金实力、经营业绩及品牌优势,将为项目实施提供强大的后方支援。
再来看看“作战指挥部”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阵容。郑州纺机为实施该项目,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郑州纺机总经理汤其伟亲自挂帅督阵,公司总工程师刘延武担任“军师”,领导协调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公司本部与子公司各级均确定了项目联系人,以形成快速联动的机制。此外,项目专业技术小组由郑州纺机主管设计的副总工程师李新奇担任组长,公司本部化纤工程部和技术开发中心的相关技术人员、邵阳纺机化纤所的全体技术人员以及邯郸宏大研究所化纤项目设计人员严阵以待。这支队伍,集聚了机械、电气及工艺人员约80人,其中包括享受政府津贴的4名专家作为项目实施的高级顾问。
战况:设计工作已完成,正在争取首台套试制
项目专业技术组组长李新奇告诉记者,目前,日产200吨涤短成套设备的图纸设计工作已经完成,部分加工设备已经购置并安装到位。
由于整个项目的试制阶段还需要得到化纤企业的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郑州纺机正在积极寻求合作用户,争取首台套的试制。郑州纺机已经成功开发的日产100吨、120吨、150吨涤短生产线均在国内建有成功的样板工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郑州纺机已经和国内几家用户初步达成协议,完成整套生产线的设计开发,项目首台套试制成功指日可待。“厚积薄发循序渐进责无旁贷专业分工难点攻坚系统集成有机协同和谐共赢”,蒙?将这场战役概括为32个字。他相信,这场战役很快将迎来胜利,为行业带来实现共赢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