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谁点了中国出口纺企的死穴?
在刚闭幕的“第90届全国针棉织品交易会”上,我受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的邀请,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一次专题讲座:《外贸企业如何开拓内销市场》。
原本是一场配合展会的普通讲座,但现场的情况超出我的预期,因为到场的企业领导众多,反响也十分热烈,从课后冲上台去争抢拷贝课件的行为就可见一斑。
会后,我对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的副会长邵天兴先生说:这取决于你们的选题很好,也说明了中国纺织企业处于一个急剧的转型期。
中国纺织服装终端市场就象一个围城,国外企业拚命地冲进来,中国的企业却拚命冲出去。不同的是,国外的企业是用品牌、用文化占领中国纺织服装的中高端市场,而中国的企业却是用成本、用生产优势,为国外品牌做加工。
终于有一天,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也发现,出口的道路遇到了障碍,不再象以前那么高枕无忧。
去年7月1日起,国家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其中,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这是继2006年下调至9%之后,又调整了两个点。
“两个点难倒英雄汉”。许多企业马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于是,开始考虑新的出路。一向被忽视的国内市场,成了他们的新目标。
出口退税下调之后,60%的出口企业准备调转枪口,对准国内市场。而进入内销市场,靠以往单纯的生产优势已经不具备竞争力了,“做品牌”成了企业新的选择。
“出口退税下调点中了我们的死穴”。讲座现场,有老板这样表达他们的焦虑。
目前,超过2/3的企业低于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61%,总亏损额达到99亿。这种情况下,“2个点”的确让大部分企业处于“生死线”。
不仅纺织服装企业,列出大名单的许多行业都有同感,钢铁、化工、电解铝等行业也受到了较大的震荡。只不过纺织企业数量太大,企业规模相对偏小,更加敏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