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纺织企业景气调查分析报告
四、 企业主要产品的销售情况
1、销售收入逐年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逐年大幅上升。(见表8)
从表8数据看,规模以上企业数的增长拉动了销售收入及利润的增长。然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家统计局将棉纺织企业归类1711编号,鉴于家用纺织品中生产装饰用布、床上用品等企业均归在1711类,这类企业因产业链较长,产品附加值高,综合效益好于生产本纱、坯布企业,因此客观分析棉纺织纱、布生产企业非常有必要。
2、销售形势严峻(见表9)
表9中三项调查显示,有25%以上的受调企业认为销售收入差于上年,有40%的受调企业认为2007年利润率不如上年度,且年末比年中增加近6%。80%左右的受调者认为出口 交货值与上年持平或差,为保证生产和职工就业,企业则加大国内市场的销售力度。
3、销售利润不乐观(见表10)
表10结果显示,71.4%的企业属持平及盈利状况,与国家统计局2007年1月~11月统计结果情况基本一致,反映出优势(较大盈利)企业数量少,是这些企业支撑着行业的效益。大部分企业经营艰难,被调查的企业亏损面达19.9%。
4、出口下降(见表11)
2007年选择产品出口下降的企业数比2006年多了12.4%,可看出纺织企业受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纺织生产企业被迫出口转内销,以减少损失。据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棉纺织产品出口18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增幅下降6.13个百分点。
5、销售形势变差(见表12)
表12可见,约30%的企业反映主要纱、布产品的销售形势同比差于上年,销售利润越来越困难,到2007年末对销售更不乐观的企业上升5%左右,2007年原材料不断上涨,各项成本不断增加,但纱、布产品的销售价格并没有上升,许多经营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生产,才能保证职工的生活。
五、 内外要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一)外部环境要素分析
1、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国家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对于棉纺织产业发展来说,无疑增加了一个重大的障碍,从2008年2月份,我行业对理事以上单位调查结果发现,70%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贷款紧张现象,企业的融资困难重重。企调系统报告2006年数据显示,全国样本中有高达43.1%的被调查企业将贷款难列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人民币升值影响已显,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行业影响较大
近两年来,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已逐渐成为宏观调控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两年前推出汇率体制改革之后,2007年又进行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这对企业的产品出口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据企调系统报告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51.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价格将会下降,22.6%的企业认为价格持平;不管人民币升值还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纺织、服装等制造业都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影响较大或很大,而这个比重是所有制造业当中最大的一个。(见表13)
(二)内部生产要素分析
1、产能利用情况
据企调系统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与2006年情况类似,不同行业之间产能过剩情况明显,认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行业主要包括:纺织、医药等行业。选择比重分别为37.6%和43.4%。这与我协会2008年2月调查企业结果基本一致,被调查企业半数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造成了出口受阻,由此转为内销,竞争激烈,造成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见表14)
产能过剩的程度也可以从产能利用率上得到反映,企调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8.5%。我协会2008年2月调查企业开机率平均为80%,其中布机的开台率更低。
2、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据企调系统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销售比重逐年增加,民营企业创新热情相对较高,创新环境有待改善。被调查企业53.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2007年的研发投入增加,7.5%认为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45.6个百分点。看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所有制造业的企业都加快了创新的步伐。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