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安:中国服装“名正业兴”30年
人物背景:1976年踏进服装业。1985年1月任《中国服装》杂志社社长,同年3月又任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副主任。1991年7月被国家科委聘为国家科技进步奖纺织行业组评审委员。1992年创办中国第一本服装科学技术学术杂志《服装科技》,出任社长兼主任编委。1992年12月中国天宫服装开发集团成立,任副总经理。1992年参与发起筹备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连续五届任组委会主任。1995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出任“21世纪服装设计大赛”国际评审团成员。1996年7月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1997年中国服装集团运行,任副总裁。1998年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成员。2002年至今任中华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
装不如“大头针”
记者:上世纪70年代,您从部队转业进入服装行业,可以说对服装非常陌生,以“外行”的眼光,您当时怎么看待服装产业的状况?
谭安:1976年,我从部队转业进入服装行业,可以说就是从那时开始与服装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首先可以用“尴尬”来形容当时服装产业的产业地位。在旧社会,裁缝的剪刀、厨子的菜刀和理发匠的剃头刀同为低人一等的“三把刀”。1956年社会主义“一化三改造”时,背着这种社会习俗偏见的个体裁缝和小作坊,作为典型的手工业,被改造成为集体所有制的缝纫联社或合作社,再进一步演变为“大集体”,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二国营”。这其中大约4%又演化为地方国营,鉴于此种情况,服装业又“传统”得惊人。
记者:“传统”和“尴尬”具体有何表现?
谭安:我举个例子。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袜子和布鞋可以列入国家计划,分配到一点纱和布料;大头针也可以列入国家计划,分配到一点钢材,唯有服装不能列入国家计划,拿不到一分钱,一寸布。当时,产品一旦列入国家计划,这就相当于人有了户口,就可以分到“口粮”,所以那时候人们就说服装是属“鸡”的,只能自己找个虫子、菜叶,四处觅食。很难想象,人人都要穿的衣服,却不如“大头针”有地位。
但这一“逼”逼出了两件好事:一是企业被逼上了生产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被逼出了“属鸡的”顽强的自力更生的行业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奠定了服装行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塑造了独特的行业风格。
记者:不容乐观的产业环境,对纺织服装行业后来的发展有何影响?
谭安:“逼”也是哲学。1978年我国服装业出口额是3.08亿美元,算得上一个出口大户。但中国服装在国际上的排名很靠后,在外国人眼里,“地摊货”、“便宜货”、“档次低”,上不了货架,进不了百货公司和专卖店,这些都是中国服装的代名词和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