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的国内外不可测的因素多,我们的棉花市场也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市场不确定因素多,整个行业正值一个困惑的时期。内外市场经过多年的磨合,已经进入一个相辅相成的状态,在面对着各种因素形成的困难时,两个市场携手共同探索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2003年起,虽然中国棉花产量连连刷新纪录,但随着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对棉花需求量急剧扩大,棉花供应明显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因此,中国由一个净出口国家转为一个净进口国家,中国纺织在全球地位更加重要,外棉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越来越牢固。我们暂且不谈在我们的棉纺行业取得的成就,但是无可厚非的是,进入2008年后,我们的棉纺行业进入了一个困难的时期,市场参与者对现状表示非常困惑。
棉农的困惑
2007年籽棉收购价格由前一年的平均2.8元左右上涨到3.3元/斤左右,棉农的收益得到一定的增加。但是,面对着种植成本,如化肥、农药、薄膜、用工和燃料等价格的上涨,算下来,棉农实际收益提高幅度还是有限的。今年这些农资的价格较去年又有了更高的上涨幅度,而粮食价格稳定上涨,种植粮食暂时比种植棉花有着更广泛和更多的补贴,这使部分农民在犹豫,是种植费时费工的棉花,还是赌一把行情去种植粮食。一些农民在困惑,随着成本增加,如果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要是收购价格不如2008年的理想,肯定会影响收益。
轧花厂的困惑
作为棉花进入市场流通的首要环节,轧花厂在2007年的收益尚可,但轧花厂对2008年的信心却尚显不足。2007年籽棉价格虽然要较前一年高出一截,但棉副产品,如短绒和棉籽等价格也在高涨,给轧花厂的利润空间扩大不少。轧花厂现有库存不多,相比以前,轧花厂现在囤棉的举动要谨慎得多。即使现货市场销售不尽人意,对轧花厂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可是,目前国家严格推行质检体制改革,轧花产业的行业整合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中,在这种变化面前,企业首先转变的是心态,其次是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对于受到资金不足或者其他因素制约的轧花厂,他们困惑着,不知道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关门或是另谋出路。
国内棉商的困惑
从事多年棉花经营的棉商们,目前也有着自己的困惑。相比以前的高利润,现在经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市场的不可预测因素越来越多。反复的行情,让大家进行市场分析的难度加大,以往的经营模式和理念迫在眉睫地在改变着。1998年棉花制度改革,棉花经营者们的回报较高,大家普遍采用囤棉的经营方式,以备在价格高企时有棉花参与市场竞争。从进口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内外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更多的市场因素影响着国内市场的变化。我们纺织企业发展迅速,即使国内棉花产量连续刷新纪录,也不能满足总的需求,此时进口是必须的。进口棉较国棉有着一定的价格优势,而且在国内棉花等级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的时候,纺织厂可以通过进口需要的质量的棉花,以满足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棉花销售遇到了从未有过的竞争,一时间经营的利润不如从前,而且传统的囤棉到高价卖的经营模式的风险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