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砝码下 中国鞋企“很好很强大”
作为聚氨酯下游产业,其覆盖面涉及众多领域,鞋业、皮革、冰箱等等。而在这些在我国目前的贸易市场中,很大一部份用于出口,其中部分产品甚至占据国外广大市场,但面对近年来中国外贸市场的摩擦,“中国制造”的强大影响力却始终笼罩在质量的阴影下。“中国制造”不仅要“很强大”,更要“很好”。
以中国鞋业出口为例,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出口鞋类的反倾销案例越来越频繁,而欧盟的REACH法规,更是对中国企业的沉重打击。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新劳动法的实施,相关生产成本的提高,中国制造靠低廉价格赢得市场的法宝将不再奏效。因此,将重心转向产品质量成为关键。
这意味着作为鞋材原料的聚氨酯也需有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开拓。显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市场已经启动了相关研究:陶氏VORALASTTM可再生聚氨酯成为2008春季户外鞋专用材料、水性PU胶应用制鞋业、聚氨酯用于鞋底的防刺穿纺织结构获专利等。而对于那些在挺过破产风潮之后存活下来的鞋企,在生产技术和产品附加值上的提升成为弥补成本压力的唯一途径。
中国鞋类产品出口的大方向不会改变,而需要改变的是鞋企自身,中国制造“很强大”的影响不会改变,需要改变的是要实现它的“很好”。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相关报道」
- 今年10月俄罗斯纺织品和鞋类进口下降34.4% (11-13 08:51)
- 义乌鞋类和纺织品输埃面临通关新规 (09-25 08:24)
- 越南今年前8个月纺织品鞋类出口增幅大 (09-18 08:38)
- 福建举办纺织服装鞋制造业融资租赁对接会 (09-07 08:23)
- 今年以来我国纺织面鞋出口订单数量增长 (09-02 08:32)
- 2015中国·商丘纺织服装及鞋业产品展销会举办 (07-03 08:45)
- 土耳其更新鞋类产品标签法规 (07-02 12:48)
- 从大牌代工转型 一双价值数百亿的运动鞋怎么卖? (06-12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