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美元结算 外贸企业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人民币升值压缩利润空间
“出口产品虽有加价,但马上又被美元贬值吃掉了,这种小步快跑的贬值方式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慢性但巨大的冲击。”义乌俊美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叹了口气,由于没坚持按签订合同时的汇率结算,他去年底接到总价45万美元的订单,还没等到3个月后交货就已缩水近7万元人民币。若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在销售额与前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俊美玩具去年利润减少近三成。
除了美次贷危机,一场与升值的赛跑也在纺织服装行业进行,而不少企业在连续不断的升值过程中利润遭到大幅压缩。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前年末升值6.9%,今年升值速度就更快了。
升值除了给纺织企业带来直接的汇兑损失之外,更严重的是:将压缩纺织企业利润空间,同时减弱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去年有相关部门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1%~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曾表示,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是3.9%,承受力非常有限。
国际结算舍美元用欧元
“我们现在是能不用美元结算就尽量不用。”绍兴一家大型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去年年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粗步估计去年的出口业务因汇率提升而少收入1000万元人民币。“在现在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下,利润已不堪一击,更不用说以后在预期下更宽范围内的浮动风险。”他表示,不过还要考虑客户需求和汇率损失的程度。
比如去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5%,但欧元对美元升值超过11%,人民币相对欧元在贬值。这家纺织企业的大部分客户集中在欧洲,从去年三季度开始,这家公司通过谈判,将沿用多年的美元结算改成欧元结算,规避美元贬值的风险。
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开始应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影响。第一纺织网近来对旗下千余家会员企业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出口纺织企业表示不再用美元议价和结算,为避汇率损失,他们纷纷采取非美元结算方式或人民币议价和结算。
相关专家认为,出口企业可以实现两个“多元化”:一是市场的多元化。企业不应只盯着欧美市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样商机无限。二是交易货币的多元化。出口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选择欧元、英镑等与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货币,从而避免美元不断贬值造成的利润“缩水”。
尽量压缩合同期限
由于美元结算系统沿用多年,很多国外客户并不是很爽快地答应启用其他结算方式,因此部分外贸企业想方设法缩短合同有限期,控制风险。
“总体来说,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出口议价能力。”萧山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感触很深,而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还曾为此非常焦虑。途径说来也简单,就是尽量压缩合同期限。他说,以前很多订单都是6个月后交货,但6个月后的价格很难确定。只能按预计定价,但客户又很难接受产品价格包含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再加上美国经济下滑,需要降价,可以说是两边受挤压。
从今年起,他果断地同国外老客户谈判:即便以美元议价,有效期也由过去的6个月缩短为3个月,有的时令商品缩短为1个月,分月签订合同。对于接下来的单子,他还有个思路:签三个月以内的订单时,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确定为6.6∶1。
“外贸企业应利用多种手段来规避汇率风险。”采访中,中国纺织协会相关人士建议,比如企业与新客户、小客户一般只签两三个月的短期合同;与一些老客户、大客户,公司可以在合同中添加有关人民币升值的条款,如在供货期内,人民币升值到某个幅度,价格要重新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