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牌退出武汉 温州鞋业坦然迎风暴
中国的十大鞋王,6家在温州,因此温州的鞋企称得上中国鞋业的风向标。前不久,蟋蟀王等7个温州品牌的鞋子悄然撤出武汉市场,因为几乎同时行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001年鼎盛时期,温州拥有过5000多家鞋企,而今一半已经消失了。
众鞋企内忧外患痛不断
武汉是国内重要的鞋类集散地,温州做内贸为主的鞋企都会去那儿占个位。“两三年前,温州几个牌子的鞋都还是挺牛的,就这一地,年销售就可达3000万至5000万元。”一位从武汉退回来的企业负责人说,如今阵地守不住了,成本压力太大。
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涨、招工难、能源问题、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都在挤压着企业的利润,都给温州鞋企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内忧外患,很多企业选择停产。
有市场没货
市场上,春装舞动,可春鞋上市并没有给鞋类市场带来一丝活力。市场验证了卡帝奥尼鞋业公司董事长王忠强的说法:市场有需求,但鞋子做不出来。
制鞋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温州鞋企多,熟练工有限,平时大家都是你争我抢的,现在成本一再提高,没什么品牌的中小企业拼不过有品牌企业。据温州鞋革行业协会调查,今年一开年,大部分温州鞋厂工人都没招齐,或新手多,生产根本就跟不上。企业压力本身已经很大,如今这有市没货的现状,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鞋企索性就关门了。”一业内人士透露说,不仅温州缺人,为温州鞋贴牌加工的广州、成都等地的协作工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家温州“中国真皮鞋王”企业,去年11月份在广州下的春鞋订单,鞋子至今也没有做出来。
百丽并购加剧竞争
去年5月,百丽(女鞋品牌)上市的消息,更让温州制鞋企业老板们的心抽紧了。百丽以16亿元并购森达集团旗下资产,给温州鞋企带来了直接影响:温州品牌以男鞋见长,百丽携手以男鞋见长的森达,未来竞争的激烈是可想而知的。
“百丽找过你们了么?”这句话成了温州鞋企老板眼下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据知情人士透露,温州康奈、奥康等知名品牌,都先后接到过百丽的“并购令”,但他们都拒绝了。
“行业的整合开始了,温州鞋企将面临着被收购的威胁。”温州一大型鞋企负责人说,百丽上市后的一系列运作表明,大型鞋企不得不面对百丽强势扩张的压力。百丽收购意图表明,其试图向全国二三线城市扩张,这将成为很多定位大众品牌鞋企的“心病”。
领头羊各显神通谋对策
“成本高,利润低,是所有鞋企面临的生存压力。”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担忧地说,特别是外销型企业,腹背受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高进低出”的压力。
“挑战总是和机遇并存的,压力很大,但也看到了未来的机遇。”康奈集团副总裁郑莱莉依然开朗,“去年年底,我们因为今年要推新款动感舒仕系列,想扩大厂房,结果很难找,租金也很贵,普遍要16元一平方米。可最近却空出来不少地方,租金也便宜,每平方米14元就够了。”
“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困境,把它当做一次新的机遇。企业可以借机在产品结构、质量和竞争策略上进行调整,整个行业也会大幅度提升。”谢榕芳分析认为,困局之下的温州鞋企应冷静面对自己的企业现状,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的企业,要在企业内部管理、产品质量、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等方面狠下工夫,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向规模型企业发展,使整个行业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大小规模并举的生产体系。温州鞋企要调整依赖出口拉动产业发展的增长方式,努力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避免出口地区过于集中,减少出口贸易风险。企业应以多种形式“走出去”,融入世界皮革产业链,创造双赢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