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都:晋江专业市场“试验田”
节点:
陈埭到了转型关键期
坐不住的不仅是晋江市政府。在历经鞋业发展面临诸多不利、规模企业外迁等考验后,陈埭镇也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分管经济的陈埭镇党委副书记李德铭表示,陈埭镇目前已经迈入了又一个关键节点,毫无疑问,以鞋材市场为代表的商贸流通业是目前最具潜力、最具基础的亮点之一。
近年来,陈埭镇经济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受土地有限等影响,不少企业开始外迁。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以来,陈埭镇的外迁企业已达100家以上,其中,又以规模企业居多。因此,经济发展指标对政府及企业所形成的压力不言而喻。
陈埭鞋材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仅有一条街、数十家商店在经营。其后,随着鞋业的发展壮大,在呈“井”字形排列的4条大街上,遍布着1000多家店铺,集鞋材批发零售、储运、鞋机展销为一体的鞋市绵延数公里。在这里,大至制鞋的机械设备,小到鞋钉鞋扣,只要是制鞋业需要的,都应有尽有。据保守估算,陈埭镇鞋业市场每年的交易额至少在100亿元以上,但税务部门的统计数据却与之相差甚远。
“主要是一些在晋江经营的企业因利益驱动而选择到异地开具发票,导致税源流失。”做过调研的晋江市地税局纪检组长童欲晓说。
困境:
市场缺乏规范化、规模化
虽然陈埭鞋材市场的商家不少,但分布散乱、不成规模。一位外地来的鞋材生产商告诉记者,为了采购一种EVA造粒,他在陈埭转了一星期才找到。“没有按产品划区,只能四处找,看到有卖相关产品的商店,就进去问。”
“石狮的服装市场在全国是最早形成的,但现在一说起服装市场,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广东虎门,为什么呢?”陈埭商会会长、晋江大森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荣华认为,专业市场的规模化、规范化是市场迅速壮大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为此,他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发出呼吁并提交报告。
对此,陈埭镇政府也是心急如焚。几年前,由澳门金龙集团在陈埭镇投资兴建了占地近200亩的中国鞋都,但因为主要以房地产模式开发经营、缺乏专业的市场管理服务功能、入驻商家杂乱等种种原因,鞋都没有预期的火热。
据悉,鞋都现有店面2162间,自2006年正式运营以来,仅有近500家店面开业,开业率仅占23%,难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