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无助抑制通货膨胀
4月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盘中突破国人的心理关口,达到6.995。与此同时,中国的通货膨胀也到了顶峰,高盛估计3月份中国CPI将达到8.4%。一些观点认为,源于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进口通货膨胀,而人民币的升值有可能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在央行缺少加息空间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升值似乎是一张解决通货膨胀的“良方”。
同日,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3月份真实有效汇率,中国为99.81,低于2月份的101.75。与1月份的98.52相比,中国仅升了1%。
但是,花旗银行北京分行副总裁沈明高等人认为,升值短期内不仅无助于缓解通胀,反倒有可能推高通胀。考虑到国外不确定性等因素,小跑了一阵的人民币汇率该缓缓劲了。沈明高预计今年通胀前高后低,全年为5.8%。沈明高表示,用升值抵制通胀是有条件假设的,那就是升值会导致出口明显下降。但从实际情况看,企业生产计划都是去年底制定的,在短期内很难调整。其次,出口增长模式有一定依赖性,因此表现为“出口刚性”,短期内也不可能改变。
中金公司哈继铭表示,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短期作用较小。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5%-10%,CPI在半年后仅减少0.2%-0.4%,三年后累计下降1.5%-3.0%。
而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人民币加速升值不仅不能使国内宏观经济趋热的局面短期内得以缓解,甚至还可能会对趋热的宏观经济“再添一把火”。用加速人民币升值的方法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并不可取。
理论上说,如果升值能明显抑制出口,降低贸易顺差,无疑对抑制通胀有重要作用。
然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外贸所研究员张建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升值对顺差的贡献仅为20%-25%,而外需等因素占70%以上,后者才是顺差快速增长的主因。
“去年以来人民币升值超过10%,但中国对美、欧顺差不减反增,事实上也表明汇率并不是中国对外顺差的主因”,张建平说,目前中国制造业比重占47%,在国际上相当高。与此同时,服务业仅占41%,远低于印度和墨西哥,甚至比印度尼西亚还低。这种产业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即使汇率升值30%,顺差也未必发生逆转,期望通过升值改变顺差是不现实的”。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仍有一段距离。央行此前允许人民币较快升值,正好搭了通胀的便车,因为这样“更容易克服来自国内的各种阻力”。但他也表示,接下来不会那么快了,“累积的升值效应需要慢慢消化一下”。
周小川曾在今年人大会议期间表示,汇率弹性的增大和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加大,最主要还是从汇率形成的改进和逐步更加市场化角度考虑。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人民币适当升值或者稍微快一点,有助于抑制中国货币的通货膨胀。但中国是一个大国,抑制通货膨胀不会成为汇率机制改革或者市场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
中国采取钉住以美元为主一揽子货币的汇率政策。国际清算银行8日公布的3月份各国真实有效汇率,欧洲和日本分别比上月升了2%和3%,英、美分别下降2%和3%。而且,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已成定局,美元指数近期一直在72左右徘徊,由此看来,人民币升值似乎应该缓缓劲了。
张建平认为,稳定升值是有代价的,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给企业一个稳定预期,以防止受过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