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首度“破7” 浙江纺织业生存告急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4.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9.5%的增速,行业亏损面为24.46%,较去年上升了7.49个百分点。
中国·柯桥纺织指数也显示,2008年3月出口景气指数为1006.00点,比上个月下降22.82%,下降趋势明显。
该指数编制委员会分析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一些几个月前接到的订单已经出现亏损,而对于一大批交货时间较长、利润相对较薄的外贸订单,有些企业仍不敢承接,外贸中小纺织厂家开机率仍显不足,是造成出口景气指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纺企突围
外贸纺织业正在面临“寒冬”,但在绍兴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汪建中眼中,情况也许并没有那么糟。
汪建中表示,虽然人民币升值的确对纺织出口企业造成了一定压力,但升值幅度到达多少是企业能够承受的极限,谁都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人民币升值是个渐进的过程,企业也会一点点适应。当然,在这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无论是关门还是转型,都是企业发展的正常现象。
的确,在这种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少规模较大的纺织企业已经开始想办法为自己“减压”。
成衣制造企业朗莎尔最先想到的办法是跟人民币汇率“赛跑”。
今年,朗莎尔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部门考核制度,强调要加快内部生产周期。“从接到订单到出货,以前最少要用三个月,现在必须往前赶,争取在两个月之内交货,这样我们就等于减少了一个月由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损失。”董事长顾洁萍说。
另外,朗莎尔也在产品的设计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目前,公司已经组建了一个专业的设计团队,并与欧洲一些设计工作室建立合作,购买设计图样,增加服装产品的附加值。
刘洋的公司则在软件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从去年开始,公司在重视产品设计与质量的同时,重点在服务和沟通方面加强了投入,“希望能用最短的时间,让我们的竞争力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不输给国外的竞争对手。”
柯桥纺织指数显示,今年3月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10.47点,比上期增长16.67%,上涨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