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破7”:出口企业应对汇率变化有技巧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企业最关键的是莫让恐慌扰乱了“自救”阵脚,理性分析利弊因素, 积极制订应对策略,掌握规避汇率变化影响的技巧,终是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破7”冲破了市场的心理关口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加速上升趋势。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8”。近日人民币汇率逐日迫近7的数字,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此的密切关注,10日人民币“破7”终于没有悬念地到来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教授指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加速上升,既是人民币向市场价值的回归,也反映了近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
肖鹞飞说:“人民币‘破7’因为冲破了整数关而备受关注,整数关大半都是心理关口,6.9和7.0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企业面临的仍是原来的矛盾。而汇率变动的频率、幅度则更应引起企业关注。”
升值预期比升值本身影响更大
对于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广东潮州金潮集团董事长刘思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方面国内物价大幅上扬,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这对于利润率越来越薄的纺织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企业生存艰难,大批中小企业将挣扎在生死边缘。”
刘思荣的金潮集团是当地有名的规模较大的纺织品民营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摊薄了产品利润,他也感到“吃不消”。2007年因人民币升值就直接导致公司减少约500万元利润。公司传统主营业务——婚纱晚礼服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现在出口到美国的每件婚纱平均卖150美元,按今年以来人民币累积升值4%计算,每出口一件婚纱就丢掉了6美元。如果人民币升值15%,每出口一件婚纱就损失22美元,那么所有的利润就都被吃光了。”刘思荣谈及公司今年的前景深感巨大压力。“目前原材料又在不停地上涨,员工工资又上调了10%,仅此项每年就要多开支140多万元,企业真是进入了薄利或无利的状况。”
“好在我们是个集团公司,可以用其他新兴业务来弥补传统业务亏损,很多中小企业日子更难过了。”精明的刘思荣早早就已着手进入文化产业、房地产等行业谋求新发展、开创新的增长点,以帮助公司主营业务度过市场艰难期。
“汇率升值蚕食了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我们不得不提高出口价格。”广州市天美纺织企业经理景强华告诉记者,“国外客户虽然能够理解,但却只能接受小幅提价,我们提价是以不少客户转向其他国家采购为代价的。”
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加速升值,原材料成本飞涨等多种综合因素已使纺织行业生产成本普遍涨10%以上,企业不提价很难生存。
记者采访获知,人民币“破7”给企业带来的担忧和恐慌,在机电、汽车、玩具等传统出口行业同样存在。
肖鹞飞对此分析指出:“正如涨价预期比涨价本身来得更可怕一样,升值预期比升值本身来得更可怕。中国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存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不会因‘破7’而突然凸显加剧,‘破7’让企业不安主要来自于对未来持续升值的预期。”
科学冷静应对规避负面影响
面对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企业只能主要靠“自救”。业内专家认为,企业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克服悲观情绪,更不能让恐慌乱了“自救”的阵脚,只要科学冷静应对,可以规避汇率波动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
肖鹞飞分析指出,当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今年一季度,人民币的综合汇率却是不升反跌的,这就意味着欧元、日元对人民币仍未缩水。这种利好因素常被企业忽视了。“这个信息可以提示企业既要坚持走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道路,同时在出口谈判时,与对方协商可用非美元进行结算或可约定在汇率变化超出预期时将如何处理等,尽可能减少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近年来汇率波动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压力再次警示了出口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迫切性。“过去靠低价量多赢利的企业必将受到重创,而单位产品利润率较高、具有定价权的优势产品可以较为轻松地消化掉汇率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逼迫着中国出口企业尽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陈硕坚指出。
陈硕坚同时认为,企业及时调整产品市场结构,由出口市场加速向内需市场转变也是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良策。“中国内需市场蕴藏着旺盛的需求,企业进行国内贸易时,容易避免汇率波动的影响。”
肖鹞飞乐观地分析指出,企业应清晰地看到,美元贬值不可能长期持续。因为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和计价单位,保持美元坚挺符合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美国政府有充足的财力和手段帮助金融业度过次贷危机并控制其影响扩大的范围。同时,美国经济尚未出现结构性问题,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这一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尽管美元贬值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太可能形成长期疲弱的趋势。
“经济周期总是要淘汰一部分企业,越困难的时候越要咬紧牙关,乐观应对,冷静耐心地应对,总能守得‘云开雾散’。”肖鹞飞告诫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