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受制累及出口 外贸数据将反弹30%
4月的北京,柳絮飘飞,又逢数据发布时。
据悉,4月9日,国家统计局已将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汇总,除工业增加值的数据以外,绝大部分数据已整个完毕。消息人士透露,最为关键的3月CPI将从2月8.7%的高位回落至8.3%,同时出口数据将反弹30%左右。
分析人士料定,面对新的经济数据,宏观调控将出现新特点,而这其中,外需受制之下的累及出口,恐难避免。
通胀企稳
消息人士称,南方灾情的结束,交通运输畅通及春节因素等许多非经常性因素的消失,使得CPI回落到8.3%。
通胀的回稳预示着进口加速、出口回落。虽然经过了2月6.5%的急剧下落后,3月出口增速借助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可能上升至30%左右。
但是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随着前期和未来外部紧缩效用的释放,从第一季度或者全年来看,进口加速、出口回落的趋势明显,贸易顺差将会收窄。重要的是,这有利于削弱高通胀。
面对惊险的2月份企业利润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滑的压力,3月投资和消费增速平稳。高盛预测“3月单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7%”,这一增速高于前两个月的约3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度将在20%的高位。
上周,亚洲开发银行将中国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从去年的11.4%分别下降至10%和9.8%,此前,世界银行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调低0.2个百分点至个位数增速9.4%。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经济的调整着陆,中国的出口、投资和消费,哪一个部门会最先落地?
外部紧缩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分析师滕泰说:“中国第一季度经济表现较好,在面对美国次级债风险,全球流动性逆转下,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健康强劲,人民币加速升值,且通胀得到控制。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种种迹象显示,面对经济下滑风险,实施近半年的从紧货币政策出现新特点。在调控方式上,外部紧缩已经替代内部紧缩成为调控从紧的主方向,外需可能成为本轮经济调整(着陆)的“牺牲品”。
外部紧缩政策主要包括人民币升值,而内部紧缩包括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信贷管制。在3月的全国两会后,中国政府开始优化调控政策组合要素,以实现防止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平衡点。
摩根大通的报告中预测,在时间表上,今年上半年不会再加息。短期内加息机会降低的原因包括:人民币对美元利差扩大(预期美联储仍会进一步减息),全球宏观经济前景恶化(会影响中国出口)以及近期国内A股市场大幅调整。
“当局可能继续允许人民币特别是贸易加权汇率的快速升值,进而成为控制进口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的重要手段。”摩根大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