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海燕—石河子海燕纺织有限公司改革纪实
4月10日,当我们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海燕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织机欢快的高速运转,挡车工们熟练的换纱接头,充分显示出公司的活力。公司董事长文生海告诉我们,海燕公司生产规模由当初的1、2万锭扩大到了目前的5万锭,棉纱年生产能力达到了9000吨,公司每年生产的棉纱全部销往广东、四川、福建和浙江等地。
石河子海燕纺织有限公司位于石河子以西75公里的一二一团东野镇,公司前身是石河子东野棉纺厂。1987年建厂的东野棉纺厂,初期主要生产21支低支纱,1996以前曾经是团里最红火的工业企业。1999年以后,受棉纺市场不景气和三角债的影响,加之内部管理不善,东野棉纺厂开始滑坡,举步维艰。
为了救活这家老企业,团场决定对棉纺厂进行改制,吸引外资使企业能重现生机。2002年,石河子民营企业家文生海得知消息后,把东野棉纺厂租赁下来。刚开始改制时,团场让工人自主选择是回团里安排工作还是留在公司,大多数的职工都留了下来。工人们的信任和团场的大力支持,更加坚定了文生海把企业办好的决心。企业改制后,海燕公司彻底告别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制订了一整套严谨、严格的工作程序与考核办法。当年,公司裁减冗员,管理人员实行竟聘上岗;全体工人进行了身份置换,与新公司建立起新的劳动关系;实行分配改革,工人收入向技术岗位和脏、苦、累的一线生产岗位倾斜,彻底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分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工人们的积极性。在租赁的三年间,海燕公司先后注入2000多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厂区建设,使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环境有了显著变化。企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节节攀升,工人平均工资也由2002年的5000元提高到11400元。
2005年8月,海燕纺织有限公司出资一次性将东野棉纺厂买断,企业成了自己的,文生海的干劲更大了,他把自己的实体从石河子市搬到了一二一团东野镇,又投资购进了纺织新设备,维修了厂房。使企业开始能够生产32支、40支普梳纱,从而改变了以前只能生产21支低支纱的落后局面,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2006年,海燕公司被石河子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单位荣誉称号。在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海燕公司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公司都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凝聚人心,丰富工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为解决厂区外职工的上下班问题,公司还专门投资11万元购买了班车,免费接送工人上下班,公司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如果说当初棉纺厂改制时,有着近10年厂龄的李淑梅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留下来的,而如今她已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一块了。“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成为了公司300名员工们的共识。
在谈到公司未来发展前途时,石河子海燕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生海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几年的交往,我对一二一团有了很深的感情,这里投资环境好,人朴实真诚,团场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大,我计划用2—3年时间,把海燕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到10万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