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纺企成本增加了多少?
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1-2月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9.7%,增幅回落至2位数以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据中国棉花网记者调研了解,在原料成本上升、劳动力价格上涨、货币政策紧缩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成本优势已大打折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上涨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是原料成本上升。截至2008年2月,国内PPI(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七个月呈上升势头,1月份增速为6.1%,2月份同比上涨6.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7%。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原料价格已经远不如过去那么低廉。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2007/08年度以来的棉花现货价格和涤纶短纤价格同比上涨,其中棉花价格同比涨幅较大。至4月15日,本年度棉花现货价格均价为13687元/吨,同比上涨623元/吨,涨幅为4.77%;涤纶短纤均价为11594元/吨,同比上涨240元/吨,涨幅为2.12%。另外,油、电、煤、运等能源物资涨价蓄势待发,对纺织企业而言,无疑又是极大利空。
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一方面,纺织企业招工成本和培训成本上升。由于工人流动性过大,工人难招,福建省某纺织企业规定,凡是工作满半年的员工成功推荐一名新员工,则两人皆可以获得100元报酬,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此举无疑大幅增加了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2008年新劳动法出台后,部分纺织企业被动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上海某纺织企业将员工月工资普调100元/人,仅此一项,该企业每月支出就增加10万元以上。
三是财务成本上升。2007年以来,央行几次三番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紧缩银根的政策环境下,银行利率水平上调,同时企业通过民间融资的成本也大幅增加,纺织企业的利息支出增大。下游产品销售不畅导致纺织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承兑汇票充斥了采购和销售回款环节,企业因承担贴息部分也增加了财务费用开支。
除以上三方面外,纺织企业还需要面对因人民币快速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直接造成了企业销售成本的上升。
从以上情况看,2008年纺织企业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成本上涨压力,能否把上涨成本通过提价的方式转嫁给下游行业,现在看来似乎很难。针对汇兑所造成的损失,以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规避成本上涨,但这在2008年似乎很难行得通了。由于成本上升,更多的出口企业选择不接或少接外单;以内销为主的企业日子更不好过,稍微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就会造成产成品库存快速上升,这无疑也是纺织企业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