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鞋革市场如何应对出口瓶颈
深圳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吴雅琴认为,在市场的辐射力方面,深圳众多专业市场还相当有限。专业市场的一大功能就是实现吸引采购商采购的集群效应。但与义乌小商品城等很多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专业市场相比,深圳的专业市场目前还是处在“墙内香”的状态,缺少“国际化”,直接导致了深圳的制造商很难清楚了解国外客户的需求,产品缺乏针对性,市场逐渐流失。
深圳市贸促会会长何学文分析认为,深圳的众多专业市场并没有优势。这些专业市场大多过于分散,行业的关联度较低,尤其是品牌意识薄弱,使得专业市场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无法体现综合竞争力。何学文表示,深圳的整体实力远在义乌之上,但却并没有像义乌那样成为国际采购之城。如何整合各专业市场的资源,形成有效的优势互补及资源共享,提升专业市场的服务品质与品牌认知度,并形成关联性的贸易价值链,使专业市场由单独力量转变为综合竞争力,从而更好地与国际市场及新型的跨国采购贸易方式对接,将是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关系到深圳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而根据规划,国际采购商业圈项目将计划用3年的时间,打造三大体系,初步形成采购网络。据何学文介绍,三大体系包括以建设10多个超大规模、高档次国际采购基地为主要内容,建立专业市场服务体系;以整合物流、结算、认证、报关、旅游等相关服务资源为手段,依托采购基地,建设配套服务中心,形成配套商业服务体系;以采购电子平台为依托,建设国际国内采购商数据库,以网上和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全球采购商提供专业的跟踪服务,构建采购商服务体系。
不打价格战,求错位竞争
作为国内布艺纺织的“摇篮”,广东家纺业也领先全国,在现代家纺、消费理念以及产品研发设计等都领全国风气之先。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产品风靡全国,在出口的同时也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尤其是佛山的布艺,引领着全国潮流的风向标。但随着制造成本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开始外迁。
而对于广东家纺行业,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江苏、浙江以及山东等外省市的竞争。广东省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黄锦权认为,制造基地的不断外迁,知名的品牌纷纷将制造环节放在江苏浙江等地,一度使广东的家纺产业出现“空心化”,也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这种局面已经开始改观,尤其是一些企业开始将制造环节“回流”,佛山等地新的工业园又再次兴起。
但黄锦权认为,随着地区间成本等不平衡的出现,这种趋势不可能在短期内改观,而对于广东家纺的出路,更应着重于品牌建设,通过打造品牌形成品牌集群,并发展市场网络优势和服务优势。
“广东企业不能在产品价格、成本以及生产规模上与对手竞争,而应实现错位竞争。”黄锦权表示,对于近年广东众多加工制造企业出现的外迁现象,黄锦权认为这些外迁企业大多是生产型、加工型企业,对家纺行业影响相对较小,企业通过把生产这部分外包给更有优势的外地企业,利用江浙最好的生产环节来为广东企业服务,而核心的研发创新、设计、制造等仍然保留在广东,通过高端品牌的设计创新、服务营销,为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