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制服和火炬接力服装设计始末
为"衣"消得人憔悴
贺阳198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多次在国内外设计大赛中获得金、银奖。回忆起过去两年多的日日夜夜,她由衷地感叹道:"设计奥运制服和火炬接力服装是我干过的最重要的设计项目,也是最复杂、最辛苦的。压力大,难度也很大,既要遵循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又要突出特色。"
奥运制服设计完全不同于她作过的以往设计,它是国际奥委会的品牌形象,有严格的规范,无法随心所欲的设计。但是她说:"限制越大,设计就越有挑战性。"
为了设计工作,贺阳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两年多没给学生上过课,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奥运服装的设计和创作上。
奥运制服设计的复杂程度是贺阳事先没有想到的。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规定,制服设计必须使用北京奥运核心图形祥云纹作为主要图形元素,如意头、祥云纹、绶带,这些是核心图形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代表着祥瑞如意的意思。但是,核心图形必须切割使用,如何将完整的核心图形进行完美而典型的切割使用,让贺阳团队犯了难。经过无数次的摆放切割、图形的组织和安排,他们终于能驾驭图形并很好地使用。
设计制服时还要考虑实际印制图案时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印制工作人员的制服时,由于红色加深会发黑,加白又变成粉色,整体效果就不协调,贺阳和同事们通过控制最深的红色不让它发黑,红加黄色调配得到浅红,不让它变成粉色,以此保证整体效果是标准的中国红。
"由于成本的限制,我们在设计中考虑到尽量减少工艺成本,节省资源,这也符合绿色奥运理念和设计节省原则。我们希望用最少的元素表达最丰富、最理想的效果。"贺阳说。
这位为人低调的设计师认为,奥运系列服装设计的过程就是平衡各方意见的过程。"专家、群众、领导等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我们都要去试试看,只有动手实践才能得出是否可行的结论,不能只凭想象。我们要尽可能的想到所有的设计方案,使提案多样、丰富,提供给决策者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