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出土丝织品“返老还童”
去年11月,我国考古人员对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初步研究发现,墓葬最有价值的文物是保存完好的精美丝织品。丝绸富含蛋白质,极易腐败变质。古墓葬中的丝绸在地下水的浸泡下,大多已粘连成一团“烂泥”,稍稍触碰就会“灰飞烟灭”。不过湖北省荆州市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顺清研究员有独门秘诀,他可运用生物技术恢复丝绸的鲜艳色泽,这项技术可让千年丝织品“返老还童”,被国家文物局专家认为是文物保护方面的一场革命。
枯燥的化学元素有着美丽的组合
1973年从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毕业后,吴顺清就与文物打起了交道。脏乱的工作环境,在他眼里是隐藏着大量的文物线索;没日没夜的工作,在他看来是比别人多了科研机会;看似枯燥的100多个化学元素,在他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美丽组合;考古经常要翻山越岭、趟水涉河,在他看来这是工作、锻炼身体两不误。
多年来,吴顺清忠于职守,脚踏实地,知难而进,攻克了保护技术上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他先后参与制定了陕西秦公大墓、北京老山汉墓、云南的羊甫头西汉墓及湖北江陵的凤凰山西汉古尸墓、天星观战国楚墓、马山战国墓、张家山汉简墓、荆门的包山战国楚墓、枣阳的九连墩战国楚墓的现场发掘保护方案,并进行现场的保护技术处理。
古代出土的饱水漆器的脱水保护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如果措施不得力,漆器脱水严重,收缩率过大会使研究工作大打折扣。吴顺清刻苦钻研业务,进行着一次次实验。翻开他的工作记录,每页都密密麻麻地记着实验的过程和心得,每次实验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总结同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他将乙二醛脱水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改进,终于摸索出了目前为止较为成熟的出土饱水漆器的脱水保护技术。采用他的方法对古代饱水漆木竹器和简牍进行脱水处理后,器形和颜色基本无异变,器物的收缩率小于1%,后期保护条件也较其他脱水方法的条件要求低,便于长期保存。为此,国家文物局于2002年12月委托荆州举办了“中国饱水漆木器保护培训班”,吴顺清任培训班班主任和主讲老师。
运用该项保护技术,荆州文保中心先后为荆州博物馆的2000余件(枚)饱水漆木竹器、简牍进行了脱水处理。同时,还先后为著名的长沙马王堆、老山汉墓以及云南、江西、安徽等10省市出土的4000余件精美漆器、简牍进行了脱水处理,为湖南湘西里耶秦简、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以及湖北荆门郭店楚简、荆州张家山汉简进行脱水、脱色保护5万余枚。
出土的丝绸有了绚丽的色彩
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然而,由于丝绸特殊的物理性质,流传于世的古代丝织品极少。丝绸经地下水的浸泡,出土瞬间就发生变化,要想完好保存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等地出土的大量珍贵丝绸就是因为无法提取被迫冷藏保存了20多年。因此,如何将出土古丝绸绚丽的色彩保存下来,成为世界文物专家潜心研究的难题。
从2001年起,在资金、设备等实验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吴顺清自己牵头并垫付部分资金,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共同组建课题攻关小组,以出土糟朽丝织物为突破口,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领域。
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多年摸索,解决了古丝绸从提取、加固、修复到保存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2004年4月,马山战国楚墓开启后,吴顺清及其他考古人员不停地向棺墓喷洒药水,运用生物法对出土的龙凤虎绣罗单衣的两只衣袖进行清洗加固。未经处理的出土丝织物光泽差,无丝绸感,更不能折叠。经用加固处理后,丝织物色彩丰润,质地柔软,可任意折叠,强度明显加大,安全有效地恢复了出土丝织物的各项性能。
同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此项科研成果进行考察鉴定,一致认为:这是文物保护技术的一场革命,是开拓性、原创性的工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9月,湖北省科技厅向文保中心颁发了“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工作在文物保护第一线,吴顺清笔耕不辍。他相继在国家和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真空加热干燥法对古代漆木竹器进行脱水处理》、《研究漆木器脱水过程中的某些影响因素》、《库藏文物的科学保护问题》、《包山二号楚墓部分遗物清理与复原》、《荆州高台西汉漆木器清理脱水保护》、《古代饱水漆木器的清理脱水修复保护研究》等学术论文。
与共和国同龄的吴顺清在文物保护方面干了大半辈子,可他还没干够,他始终坚信:工作着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