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困境看鞋业:企业危机亦是产业转机
在国内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福建晋江,每年一度的国际鞋业博览会成为观察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为期四天的第十届中国(晋江)国际鞋博会19日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客商云集的场面似乎让业者淡忘了当前鞋业正遭遇的出口困境。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工人难招,晋江鞋企普遍声称“今年是最难支撑的一年”。
但也了解到,不少企业在产品创新、管理提升等方面积极寻求突破,外部压力正转化为企业自我改造的内部动力。一些业内专家也表示,目前众多企业遭遇的危机,亦是整个产业提升的转机,新一轮的产业整合将使晋江在全球运动鞋产业分工中更具竞争力。
最难支撑的一年
一年10亿双的产量,占全国市场40%、全球市场20%的份额,晋江鞋业的起伏牵动着全国乃至世界运动鞋市场的波澜。这里有运动鞋企业3000余家,“最难支撑的一年”几乎是所接触企业的普遍心声。
“我们主要做出口,不知道人民币升值何时是底,长期的和大笔的订单都不敢接,只接一些短期单。现阶段要维持一定的生产保住老客户,至于利润就不敢强求了。”晋江步族轻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振谋说。
在仅有百余工人的小鞋企飞豹公司,老板林培青说:“公司的出口对象为东欧及俄罗斯、墨西哥等地,去年此时已经出了五个货柜,今年才一个货柜,能撑到什么时候实在不敢说。”做鞋已经20年的林培青,实在没有想到“办鞋厂是最苦的差事”。
对于成本的上升,一家鞋厂的厂长杨范列出了具体的数字:一般工人工资涨了10%至20%,技术工人甚至到了30%;原材料普涨,包装鞋的纸箱暴涨50%,鞋底涨了30%,最终导致一双成人鞋成本最少上涨10%。
中小企业如此,但晋江的大型鞋企对当前的困境却多了几份自信,对前景依然乐观。361度品牌运营总监凌隽说,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确实不小,但作为企业来说,首先应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上下功夫,尽量不把所有成本上升的压力都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来自晋江检验检疫局的数据显示,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以及中小制鞋企业向内地迁移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晋江市共检验出口鞋类产品12832批、10685万双,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12.12%和0.42%;但由于制鞋业平均制造成本增加,出口单价随之上涨,总金额仍保持增长,达到3.33亿美元,同比增长9.14%。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