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上涨 浙江行业企业出现“冰火两重天”
去年以来原材料的上涨让很多企业“叫苦连天”,不过却也有不少行业因此而实现了利润大幅增长。“在同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各类行业和企业展现不一样的生产经营绩效。”一份来自省经贸的《一季度工业和贸易经济形势分析》这样描述说。
数据显示,浙江省食品行业利用国内外原料价格普涨的传导效应,实现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经营佳绩。1-2月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不含烟草)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8.9%和64%,新增利润占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34.9%,比重之高,前所未有。
而在市场需求强劲拉动和产业政策支持下,多数装备制造业产销两旺;1-2月获利近80亿元,占到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四成。医药业因产业素质稳步提高、行业秩序逐步规范和国际原料药生产进一步转移,走出近年低谷状态,主营业务利润率在各制造业中仅次于烟草业,比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高出1.3倍。不过,另一部分受损行业和企业陷入困境。最突出的是石油加工业。由于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明显倒挂,镇海炼化1-2月高亏12.7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12.5亿元。若剔除石油加工业,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幅可达24.1%,即提高17.4个百分点。在原料价格大幅震荡下,化学纤维制造业1-2月利润从去年同期猛增157%落至净减8.5%。
多数轻纺行业运行状况趋紧,尽管不少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不断提高,但仍有相当部分企业在勉力苦撑。服装、皮革等行业出现近年少有的产销和盈利较大回落态势。建材行业延续去年平稳趋好的基本面。目前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月主营业务收入和1-3月出口 交货值的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8.2和33.8个百分点。
由于创新不够和过度竞争,杭州的几家大企业均进入经营困难期,摩托罗拉、东信移动和东芝信息的产值分别下降64.16%、39.9%和40.8%。若剔除这三家企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幅可从现在的18.2%提高到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