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失算双星内战:老爷子招牌失去威力
汪海认为,如果不是当时他冒着“国有资产流失、坐牢、受处分”的风险给予这两家公司以使用双星商标的政策,就不会有包括成都公司、济南公司经理在内的一大批人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这一天,“老爷子”汪海彻底失去了“权威”。
4月18日,“西南双星”、“济南双星”正式推出“特星”品牌,此举意味着原为“双星”最大代理商的这两家企业最终与汪海主导的青岛双星名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双星名人”)分道扬镳。
他原来的左膀右臂——原西南双星负责人刘树利,原济南双星负责人韩俊芝,也分别成为“特星”的董事局主席和“特星”的CEO。
当恩情遭遇市场
“老爷子”大概没有想到,这一次遇到了如此大的阻力。
在汪海看来,作为拥有无上权威的“老爷子”,只要说句话,51%的控股权就可以手到擒来。
他的想法很简单,“做人要有良心,讲道德,更要有好的人品。”而要做到有良心、讲道德、有好的人品,就要知恩图报。
他进一步阐述道:不能把“感恩双星、感恩总裁”只放在嘴上,停留在口头上,而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在支持集团党委的决策上,落实在为双星名牌长远发展做贡献上。
而落实的结果,就是要同意汪海主导的双星名人在与其毫无资产关系的企业中占据51%的股份。
按照汪海的思维,他也有理由要求成都公司和西南公司“感恩”。因为如果不是当时他冒着“国有资产流失、坐牢、受处分”的风险给予这两家公司以使用双星商标的政策,就不会有包括成都公司、济南公司经理在内的一大批人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2004年,双星集团对成都公司进行卖断制改革,“为了支持西南发展”,汪海给了成都公司“免收四年经营权费、免收四年品牌使用费”的优惠政策。
汪海认为,在市场一线代理商卖断制改革(双星集团下属经营公司按照“按年分期偿还所欠集团让利打折资金”的方式进行“卖断”,从而使这些公司成为与双星集团无资产关系的民营公司)中,个人获得利益最大的就是西南公司的负责人刘树利和济南公司负责人韩俊芝。他说,按照成都公司自己所称的西南市场每年销售额3亿元计算,成都公司一年的毛利润就在4800万元到5400万元之间。而这是在“双星集团直接铺货、地区代理商可以不投钱”的情况下取得的。汪海称之为“空手捞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