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企出招应对汇率风险
人民币升值强劲,使以美元报价结算的内地出口企业利润大大降低,人民币升值何时见底?这问题成为引发参展出口商争议纷纷的最大疑问。
赛赢币值须加价10%
基于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高达15%的表现,大多数出口商开出了08年人民币升值在5%至10%左右的预测,也即意味着,就算撇除产品原材料、人工上涨以及货币通胀等因素,出口商只有对产品加价超过该幅度,赢下这场与人民币升值的赛跑,才可避免损失扩大而被淘汰出局。
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潦倒
在与人民币升值的赛跑中,最潦倒的还是那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广交会一期的流花展馆内,服装及纺织品展区多日来持续冷清,到处弥漫着一股愁苦悲观的情绪。湖州美欣达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峰称,一直到广交会的第五天,他依然没有签成一张订单,“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看来,纺织业的寒冬真的到了”。
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企业普遍通过签订短期合同、锁定远期汇率的办法来解决,也有企业采取了缩短合同履行期的办法。
冀欧元代替美元结算
以欧元或者其他货币代替美元结算,也是呼声较高的解决办法之一。但汕头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谢经理认为,欧元一样有风险。东莞一家皮鞋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与采购商谈判时尽量争取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如果采购商坚持用美元结算,9月份交货的要涨价7%左右,年底交货的要涨价10%左右。
按照交收时汇率结算
与直接涨价不同,签订保值协议也是不少制鞋企业比较青睐的做法。由于与采购商签的都是长期货物合同,交货时间基本上都在秋季以后,因此,在谈判时他们尽量争取采购商的谅解,在合同中约定保值条款,按照当前的汇率进行远期结算,从而锁定风险。
涨价难持久品牌才永恒
专家分析,贸然提价或将导致客户流失,以涨价为手段的成本转嫁并不是长久之计。从宏观发展形势上看,人民币升值和生产价格上涨还将持续,而以“物廉价美”为卖点的中国制造,其价格上涨幅度毕竟有限,加强研发创新,建立自主品牌才是长久之计。只有不断苦练内功,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突破重围,得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