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眼中,时装设计师们都是幸运女神眷顾的宠儿。他们掌握着时尚命脉,指引各大城市的潮流指标,向全世界发布着时尚号令……形成这种状态的,不仅是设计师们拥有过人的天分,支持他们的是内心深爱着事业的信念,并执著地为热爱的事业持续付出所换来的。他们眼中,这份热爱超越一切,让任何付出变得不值一提,仿佛每件经过设计的衣衫都成为有灵魂的载体,所附着在布料上的是他们的心血与专注,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设计师们的设计之路并不平坦,当他们面对未知时做的选择可能决定他们的未来,抑或是一念之差关系他们事业的今后命运。
学院派=设计师身份证?
在顶尖的艺术设计学院就读,不是成为设计师的必经之路,可一定是最容易让人理解的选择。但不要单纯地以为,踏进一流设计学院的门槛,就意味你会成为设计师,出师的几率小得可怜,中间的过程可没那么简单。
典型代表:Alexander McQueen、Martin Margiela、Donna Karan
生于英国六十年代的怪诞大师Alexander McQueen,当年就读于著名艺术设计学院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在学校里 Alexander可是典型尖子生,又获艺术系硕士学位,又成立设计工作室。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运势尚佳,伦敦一次时装展中Alexander一眼被《Vogue》时装记者Isabella Blow相中,被这位伯乐采访报道出来,瞬时人气急升,从此走上了国际时尚舞台。
二手衣无敌改造者,神秘至极的解构鬼才Martin Margiela同样吃过学院这碗饭,生于比利时的他毕业于安特卫普艺术学院,与其他出境率极高的设计师不相同的是,Martin Margiela从没在任何媒体露过面,让人挠墙的同时也佩服他如此低调的明星态度。外界媒体只知道他在80年代成为Jean Paul Gaultier的设计助理,几年以后单飞建立Maison Martin Margiela品牌。
如果说以上两位都是学院派,Donna Karan则算得上是辍学开拓者。并不是鼓励辍学行为,但为自己争取工作机会的热情打动了一拨人。Donna Karan在纽约出生,本来在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上着好好的学,但更想早些踏入时装圈的她选择用辍学换取机会,别说,不久后Donna真的 在Anne Klein品牌找到份工作,可八个月后被炒了鱿鱼,原因是经验不足学识不丰富。但她并没有气馁,反而在另一家时装公司开始了新生活。这次,工作了一年半时间的Donna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当她打算跳槽时,选择重回Anne Klein品牌。无疑,Donna这次得到Anne Klein的认可,并担任Anne Klein的助手,三年后Donna成为Anne Klein品牌的接班人。
Vera Wang 2008年春夏婚纱依旧飘逸唯美。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8年春夏发布中重现解构并创造新廓型。
Comme des Garcons2008春夏演绎怪诞丑角。
Vivienne Westwood新季时装超绚登场。
Prada 2008年春夏条纹拼接手袋。
Nina Ricci 2008年春夏发布依然别致又极具女性化。
金汤匙带来的运气
如果说有幸踏入顶级服装设计学院深造算是幸运,那么生于设计世家,含着金汤匙出生无疑是更加幸运地走了一条捷径。
典型代表:Miuccia Prada、Vera Wang、Sergio Rossi、Daniel Faret
正是Miuccia Prada挽救了当年岌岌可危的家族企业,生在设计世家的她注定走设计师这条路。虽然一直学习政治,但28岁时Miuccia还是顺理成章地接过家族生意。那时的Prada风格落伍,毫无新意,Miuccia这股新鲜血液的融入像救世主一般,tote bags和 Pocone布料手袋风靡一时,Miuccia的设计天分与才华充分展露。在tote bags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潮流人士至爱时,象征性的倒三角铁牌让人永远记住了Prada。
美国华裔设计师代表之一Vera Wang 同样生于权贵之家,从小热爱时装界,但在《Vogue》做了十多年时装编辑后当上设计师纯属意外。当年她与相识多年的Arthur Becker准备举行婚礼,可转遍各大婚纱店竟没有找到满意的婚纱。所谓求人不如求己,Vera Wang决定亲自设计,惊喜的是,朋友们对她自己设计的婚纱赞不绝口,正是这个“意外”领她进入了婚纱设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