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
大家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包括新闻界的朋友们,我很荣幸今天有机会来介绍金蜜蜂这个活动做的调查报告,我想这个调查报告大家人手一份。首先我们这个报告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家如果仔细看一下这个报告的结构设计,是比较完整涵盖了社会责任的定义。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说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我觉得在这个报告调查的思路上,完整地包括了社会责任的一个定义。
报告比较有意思,我简单地把报告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里面的结论是可以讨论的,不一定我这里讲出来的结论就完全正确。因为有很多原因要细致地详细地深刻地分析,也许有些时间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做到那么深刻的分析。
我们这个报告的目的,虽然是一个初步的做法,但我们相信以后会更深入、更完善来做这样一件事情。对我们做社会责任和每一个企业参与社会责任、关注社会责任的各个方面,都是一个很重要,看看我们自己两年、三年走过的历程,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总结,同时未来制定一个新的发展的方向。
第一个调查评估的情况。这个活动是从2007年11月6号开始的,回收是2月29号,持续了四个月时间。在选择对象上是基于调查机构自身原有的资源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同时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性质、区域、行业等因素,尽可能使参与调查的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方式就是问卷、电子邮件、再回收,基本是一些通用的方式。
第二个是回收情况。发出600份,收回204份,有效是200份,回收率是33%。有187份样本提供了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13家企业由于企业自身原因没有提供典型实践。200份问卷中,回答开放性问题有64家企业。
参与企业的情况,东部地区比较多,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山东、辽宁、河北、山西,中部地区少一点,西部更少。这个趋势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西部地区参加这样的活动,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所以也符合我们这样一个趋势。
参与企业的情况。所有制结构状况,在这里有一个特点,事实上是国有企业基础比较好,做社会责任的机制、管理都比较容易。可是我们调查里面,企业积极参与私营企业比例也是比较高的。比如说外资、港澳台投资企业占的比例比较高,62%。私营企业占了27%,国有企业占了11%。数字挺有意思,也许在我们发问卷的时候,有意识地做了一个调整。
参与企业情况。中国企业联合会每年都搞五百强,根据五百强的参评资格要求,他们做了一个参考,以每年销售额65亿元为界限,样本中企业划分为领袖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参与的139家企业都属于成长型企业,从成长型企业参与社会责任多是非常有意义的,从他们正在成长的过程中,领袖型企业社会责任做得好不奇怪,但是成长型企业参与比较多,就非常有意义。从后续发展上,从未来更多企业参与上,成长型企业更有带动力。
整体状况。我们总分360分,所有企业平均得分是182.9分,占问卷总分的51%。第一部分公司战略与治理的平均得分是28.8,占总议题54%。第二部分是利益相关方管理的平均得分为91.2。第三部分信息披露就比较低了,就是13.8。这个有点看头。第四部分责任竞争力平均得分比较高,118.24,占总议题的83%,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一个结果,跟我们判断的结果差不多。
数据显示。第一,企业在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方面的得分比较高。第二,战略与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得分比较低。第三,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做得不够。
战略与治理状况。第一,大多数企业通过内部文件、高层领导公开演讲和对外公开战略表述,表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理念。绝大多数企业在经济发展目标外还制定了社会慈善目标。但是,加入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组织的企业还比较少,这跟企业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中国社会责任的起步也不是很早,社会责任的组织也不是很多,组织本身也不是很成熟,这不是特别说明问题。我个人认为,企业所采取的社会责任战略行动比较缺乏,这个结论值得讨论。
第二,大部分企业已经制定了关于商业道德或行为准则的内部文件,对企业员工也进行了相应培训,但是这些制度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企业数量还比较少。社会上大多数对于企业内部怎么搞商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了解不是特别多。尽管将近70%的企业有专人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事务,这个数字在这里我们说的70%,实际我们自己看到的时候也比较吃惊。因为我们原来想被调查的企业做这种事可能放在专门的部门,并没有这么高的比例,我们自己也了解不够,有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里已经占到70%。但是成立一个专门部门这样的企业不是特别多,只有一半。但这不说明太多的问题,这是在发展过程中的。
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机制方面,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有了相应的制度并建立了监督机制。此外,将近95%的企业有防止商业腐败与贿赂的一些措施,相关制度和教育方面的状况也比较好。每个企业重点不同,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我们把重点放在反腐败上面,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情。
第三,在绩效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95%的企业建立了节能减排管理考核指标,但建立员工健康安全和社会参与指标的企业比例比较少,低于总数的30%。
利益相关者责任状况。
第一,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履行责任状况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股东、政府、供应商、环境、消费者、同行及雇员。刚才听巴斯夫的关总介绍,他们更多关注供应商。
第二,总体上,企业对基本层次责任的履行状况良好。在履行道德层次和自愿层次责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就是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履行的自愿性和道德方面得分比较低。
第三,在基本责任履行方面,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产品服务、劳资关系、社会保障、采购原则、供应商资质、产前环境管理、行业组织和政府方面的基本责任都有良好表现,平均得分都在90%以上。同时,在员工道德引导、依法利用社区资源、成立工会、回应民间组织期望方面的得分比较低。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发布综合性非财务报告在中国仍不是一个普遍的实践,但我相信在今年1月1号国资委发布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后,国有企业都在行动,都纷纷来写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社会责任报告,就是非财务报告,向利益相关方、向所有关注企业发展的投资人说明可持续发展力。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主要通过网络来披露的。
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状况。排名依次为:战略地位、社会效益、可复制性、专业优势、经济效益、可持续性和过程创新。像这里出现的一些词,比如可持续性等等,都是经过GRI报告提出的,放进来的考量标准。我们使用统一标准、统一模式来写报告的企业比较了解。
责任竞争典型实践状况。
第一,就大多数企业提供的责任竞争力实践表现而言,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除了公益慈善捐赠之外,企业已经从公司运营、业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以前很多人认为一说企业责任就是公益、慈善、捐赠,现在中国已经跨越了这个阶段。
第二,责任竞争力实践证明确实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效益。
第三,责任竞争力对同行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责任竞争力体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排在第五位,我们有些企业把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相关度不是太高,这个问题应该从长远角度来看。
我们有几个发现。
第一个发现,企业实践与社会责任的概念相关度并不大,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发现。
第二个发现,意识比较高,但是系统性、战略性、自觉性不够足。
第三个发现,外资、港台企业能够较好兼顾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第四个发现,透明度反倒是在中国的外资、港台企业比较高。
第五个发现,中国履行社会责任还是在基本责任方面。
第六个发现,成长企业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好,尤其在关注利益相关方表现更为突出。
第七个发现,我们责任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这个方面体现不够强,但实际上我们希望企业能够把这种社会责任理念和企业战略结合得比较紧,成为一个竞争力的支持。
我就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