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汇率风险 出口企业各显其能
广东某建材出口公司主管梁娟最近忙得团团转。除了应付广交会后到企业转悠谈价的外商外,她每天还要在上班和下班前盯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随时要整理出新的对外价格表。
“我们现在的策略是人民币升值3个点,产品价格单随之上调3个点,实在压得没什么利润的订单干脆不做。”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经营压力,梁娟颇有点无奈。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为应对来自海外的汇率风险,一些在外汇结算上颇有经验的珠三角的出口企业纷纷“见招拆招”,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争取非美元报价
人民币破“7”后,外贸界普遍预测年底可达到“6.35”或更低,珠三角许多类似梁娟所在公司这样做贴牌的中小外贸企业对3个月以上的订单一般慎之又慎。
据了解,国外进口商一般不直接面对终端市场,他们分批给下游的经销商,账户多以美元结算,因此更倾向使用美元。并且,在本国货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环境下,他们也更乐意使用美元支付。“现在已经有20%左右的客户体谅我们的难处,允许我们用欧元或日元报价。”在顺德龙江从事家具出口的陈先生说,“我们以后会继续向一些非美元国家的采购商游说,争取实现更多客户接受非美元报价。”
缩短报价有效期
一纺织品出口商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纺织品出口退税从13%降到11%和9%,这两年“汇改”,人民币升值约18%,如果加上原料和人员成本的上涨,企业出口产品价格起码涨个40%才能抵消,但国外的买家不会为此买账,外贸企业只有通过控制生产和运营成本的方式,压缩利润空间,才能留住客户。
“大家对人民币到底升值多少都没底,所以现在签订单都尽量缩短报价的有效期。以前正常情况下1~3个月报一次价。现在缩短到10~15天,也就是和客商约定报价只在10~15天内有效,期满再根据实际汇率调整价格,”他说,“面对利润日渐萎缩的环境,大家都选择了苦苦支撑,有时候提价也解决不了汇率损失及成本增加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但没办法,至少跟随汇率的调价多少能挽回点损失。”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在外贸合同中加注有关条款,例如规定若遇汇率变动超过一定的幅度,另行商议价格或各自承担相应的约定风险。
远期结售汇锁定风险
针对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情况,南海纺织出口有限公司谭先生表示,可以运用汇率方面的金融工具管理风险。具体的方法有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期权、汇率期货等金融工具固定成本或收益来规避汇率风险。现在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远期结售汇的方法,企业可以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外汇收支提前敲定汇价。
银行人士称,远期结售汇业务就是锁定汇率,操作相对简单。远期结售汇是指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约,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在到期日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再按照该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的结汇或售汇业务。如某公司今年1月5日做一单6个月的美元远期结汇业务,锁定6个月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7.15,而当时的即期汇率为7.278。那么,到7月5日,即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比现在还低,但这家企业仍以1∶7.15汇率结汇,从而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据了解,结售汇业务不需要支付任何手续费,只需要申请企业提供交易金额3%的保证金。只要结汇价格高于预期的升值幅度,那就可以成功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专家指出,此项业务需要企业对收汇的时间和金额大小有个正确的估算,因为如果到期日无法按期交割,则需要承担应此而产生的损失。
借美元贷款和即期结汇
谭先生还介绍了两种出口企业常用的手法:一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趋势下,部分外向型的出口企业为了规避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先向境内的外资银行借了部分美元贷款,以期人民币升值后用较少的人民币购汇还美元贷款。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提前结汇”。虽然美元的贷款利率很高,但综合考虑,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完全可以抵消美元较人民币利率高而带来的损失。
二是当一票单的金额比较大,并且是以较长的远期信用证支付时,企业可尽量将结汇时间前移,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比方说,如果收到的是6个月的远期信用证,可以在进口方开证银行承兑后,先让银行贴现,期限6个月,再规定一个利息。这样可以把获得的信用证金额按即期汇率换算为人民币,存入银行做半年期定期存款。当6个月后收到开证行的美元用于归还贴现的本金之外,在存款到期后,用一部分人民币购汇支付利息,余下的人民币款项即为企业收汇获得的收入。
“我们现在的策略是人民币升值3个点,产品价格单随之上调3个点,实在压得没什么利润的订单干脆不做。”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经营压力,梁娟颇有点无奈。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为应对来自海外的汇率风险,一些在外汇结算上颇有经验的珠三角的出口企业纷纷“见招拆招”,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争取非美元报价
人民币破“7”后,外贸界普遍预测年底可达到“6.35”或更低,珠三角许多类似梁娟所在公司这样做贴牌的中小外贸企业对3个月以上的订单一般慎之又慎。
据了解,国外进口商一般不直接面对终端市场,他们分批给下游的经销商,账户多以美元结算,因此更倾向使用美元。并且,在本国货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环境下,他们也更乐意使用美元支付。“现在已经有20%左右的客户体谅我们的难处,允许我们用欧元或日元报价。”在顺德龙江从事家具出口的陈先生说,“我们以后会继续向一些非美元国家的采购商游说,争取实现更多客户接受非美元报价。”
缩短报价有效期
一纺织品出口商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纺织品出口退税从13%降到11%和9%,这两年“汇改”,人民币升值约18%,如果加上原料和人员成本的上涨,企业出口产品价格起码涨个40%才能抵消,但国外的买家不会为此买账,外贸企业只有通过控制生产和运营成本的方式,压缩利润空间,才能留住客户。
“大家对人民币到底升值多少都没底,所以现在签订单都尽量缩短报价的有效期。以前正常情况下1~3个月报一次价。现在缩短到10~15天,也就是和客商约定报价只在10~15天内有效,期满再根据实际汇率调整价格,”他说,“面对利润日渐萎缩的环境,大家都选择了苦苦支撑,有时候提价也解决不了汇率损失及成本增加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但没办法,至少跟随汇率的调价多少能挽回点损失。”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在外贸合同中加注有关条款,例如规定若遇汇率变动超过一定的幅度,另行商议价格或各自承担相应的约定风险。
远期结售汇锁定风险
针对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情况,南海纺织出口有限公司谭先生表示,可以运用汇率方面的金融工具管理风险。具体的方法有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期权、汇率期货等金融工具固定成本或收益来规避汇率风险。现在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远期结售汇的方法,企业可以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外汇收支提前敲定汇价。
银行人士称,远期结售汇业务就是锁定汇率,操作相对简单。远期结售汇是指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约,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在到期日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再按照该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的结汇或售汇业务。如某公司今年1月5日做一单6个月的美元远期结汇业务,锁定6个月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7.15,而当时的即期汇率为7.278。那么,到7月5日,即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比现在还低,但这家企业仍以1∶7.15汇率结汇,从而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据了解,结售汇业务不需要支付任何手续费,只需要申请企业提供交易金额3%的保证金。只要结汇价格高于预期的升值幅度,那就可以成功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专家指出,此项业务需要企业对收汇的时间和金额大小有个正确的估算,因为如果到期日无法按期交割,则需要承担应此而产生的损失。
借美元贷款和即期结汇
谭先生还介绍了两种出口企业常用的手法:一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趋势下,部分外向型的出口企业为了规避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先向境内的外资银行借了部分美元贷款,以期人民币升值后用较少的人民币购汇还美元贷款。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提前结汇”。虽然美元的贷款利率很高,但综合考虑,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完全可以抵消美元较人民币利率高而带来的损失。
二是当一票单的金额比较大,并且是以较长的远期信用证支付时,企业可尽量将结汇时间前移,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比方说,如果收到的是6个月的远期信用证,可以在进口方开证银行承兑后,先让银行贴现,期限6个月,再规定一个利息。这样可以把获得的信用证金额按即期汇率换算为人民币,存入银行做半年期定期存款。当6个月后收到开证行的美元用于归还贴现的本金之外,在存款到期后,用一部分人民币购汇支付利息,余下的人民币款项即为企业收汇获得的收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