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合力显现广东经济面临多重挑战
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合围,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预期目标锁定15%,增速较去年下调超过3个百分点。
而全年广东工业增长能否出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取决于第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力作用显现的同时,广东经济增长也在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
外贸影响尤为明显
今年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21.6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低于山东的19.2%和江苏的15.3%。
28日,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李向明在全省工业商贸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上表示,一季度,广东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开局平稳,但当前国家多项宏观调控政策对广东工业经济影响已经显现,且中长期内仍将进一步延续。
受国家下调出口退税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以及实行台账保证金“实转”等外贸政策调整影响,今年一季度广东进出口贸易总值为149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仅为全国平均增速的一半。
其中,工业出口增幅回落尤为明显。一季度,广东工业产品出口 交货值同比增长12.4%,增幅比去年同期减缓6.4个百分点。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市分别增长10.7%、7.4%、14.8%、6.6%,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5、14.3、2.5和5.3个百分点。
“广东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出口增速减缓4个百分点,就会导致广东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李向明说。
李向明同时表示,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收紧信贷、提高利率,增加了企业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规模,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难。
最直接的是,人民币升值不断加快,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和汇兑损失,并减小了企业利润空间;而随着越南等周边国家市场环境的改善和我国“两税合一”政策的实施,外资企业正在采取转移投资、订单和利润的对策。
多重压力导致部分企业外迁
广东经济今年开局不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部分城市工业经济直接受损,电力运行遭受巨大困难,有些企业因交通运输迟滞影响原材料组织和产品运输,被迫减产。
不过,让企业更加难以承受的是生产成本的大幅飙升。根据广东省经贸委的统计,原材燃料价格攀升、汇率上涨过快以及用工和运输成本上升,推动广东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1~2月同比增长19.2%,企业生产经营盈利空间进一步降低。
而企业也正在饱受电缺油紧的影响。李向明透露,1、2月份,广东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开四停三”错峰用电,这是近几年没有出现过的现象。此外,部分企业自备的发电机组,因柴油供应紧缺也未能有效发挥补充作用,企业生产严重受限。
对于企业外迁问题,李向明昨日也公开坦言:“部分企业外迁的苗头显现。”
李向明称,受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方向的驱动,以及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加上珠三角地区电力短缺、环保要求提高、经商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广东出现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关闭或外迁,其中主要是一些对成本敏感的中小企业,这对广东工业增长将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