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衡杰:2007《中国服装协会工作报告》
(四)深入做好行业调研工作,引领行业健康和谐发展
四年来,协会深入进行服装行业调研,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准确的行业信息和数据参考。在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时,协会还协助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
1.坚持做好行业统计工作,做到月有数据、季有分析、年有报告,以便政府、企业及有关方面了解行业情况。自2004年开始协会密切关注和准备应对美国、欧盟等的反倾销和特保问题。积极收集整理各类相关数据和信息,紧急开展应对工作。多次走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地,了解我国出口产品成本的构成、地位和趋势,为统一应对工作以及商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详实数据和事实依据。美国、欧盟等提出特保后,协会迅速开通了网站特保专栏,并确保栏目信息及时更新,树立了行业协会的权威形象,起到了行业外交作用。协会为行业谋利益的务实做法赢得了企业的广泛支持,同时引起了我国高层领导人的关注,在国家制定行业政策过程中,在顾全国家大局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服装行业的整体利益。
2.积极协助政府开展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方向及战略的研究工作,根据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中心工作的需要开展专项、专题调研。例如:协助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组织具有代表性服装企业召开座谈会,及时调研人民币汇率改革升值、劳动力和能源等成本上升后对企业和行业的具体影响;多次深入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进行调研,代表企业、行业积极向政府提出有关方针政策的建议;分析研究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探讨行业的发展趋势,对行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等。协会多次把有充分数据支持的行业意见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在进行重大决策前也主动听取协会意见。例如: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完成“2005年服装行业质量状况分析”和行业10年落实《质量振兴纲要》总结。协助编制行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引领行业科学、稳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3.国家在制定“调税”方案中征求协会意见,协会在收到文件当天就通知了20余家企业到京进行产品成本测算,第二天就迅速得到企业的原始数据,并逐一计算每个涉税产品的平均利润率和税率,通过比较得出调整税率后企业亏损面,在兼顾国家大局利益基础上,提出了最大限度保护行业利益的调整方案的建议,在最终公布的调税方案中有80%采纳了协会意见,商务部还引用了协会大量测算的数据,直接表现出协会工作的有效性。协会多次把有充分数据支持的行业意见带到中央各级会议上,中央及商务部等的重大决策也主动充分地听取了大量协会意见。
(五)加强同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全力保障行业利益与行业发展
四年来,协会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加强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联系,争取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产业政策。同时组织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指南的制修订工作,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在技术上为服装产品的质量提升提供保障,促进服装产业的技术升级。
1.加强同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的国家政策。2004-2006年连续三年在北京“两会”前,协会邀请十几位服装行业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联合向国家税务总局提交关于提高服装品牌企业的广告费税前扣除比例的代表提案并得到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和协会联合召开了重点企业调研会和座谈会,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细致测算,最终得到国家财政和税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行业广告费税前扣除比例由2%提高到了8%。减轻了品牌企业负担,最大限度地争取了企业和行业利益,促进了我国服装品牌企业和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