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投资西部棉纺织业利弊分析
2006年以来,国内一些大型棉纺织集团纷纷将投资方向转向新疆,雅戈尔、华孚等20多家知名企业先后西进,2006年投入新疆棉纺织业的资金高达12亿元,目前这一态势依旧不减。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在棉花资源产地投资,将有助于企业形成一条稳定、顺畅的产业链,但“利好”与“利空”并存,风险因素须及早提防。
“利好”因素
棉花资源丰富,产量稳中有升。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区域之一,新疆棉花产量已接近世界棉花总产量的1/10,占国内棉花产量的1/3以上,国产长绒棉几乎全部产自新疆。近年来,受国际棉价波动的影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田面积、产量起伏不定,而新疆产棉量却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对棉纺织业“扶持”政策明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发挥棉花资源优势振兴纺织工业,重点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为此鼓励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嫁接和改造区内纺织企业,重点培育一批技术装备一流、规模在50万锭以上、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形成优势棉纺产业集群。为了吸引内地企业投资,新疆部分地区在资金、土地使用费、税收和当地资源的使用方面都给予投资者极大的优惠,使企业的投资成本大大降低。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据新疆劳动部门提供的数据,新疆现有农村人口1268.84万人,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达130多万人,仅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克孜勒苏)就有约81.15万人可输出和转移就业,其中30岁以下占45.6%。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满足新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加之新疆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工费用较低,在人员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企业投资新疆可以使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也有利于棉纺企业投资向棉产地要效益。
中亚经济复苏,纺织品需求趋升。中亚国家自上世纪90年逐渐开放市场以来,经济逐渐复苏。以哈萨克斯坦为例,2006年人均GDP为5500美元,2007年有望达到7000美元,2010年可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随之提高。相对而言,中亚各国轻工业落后,包括纺织品在内的生活消费品基本依赖进口,在整个中亚市场,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八成轻工产品来自中国。这一地区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其对棉纺织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对于在新疆投资的棉纺织企业而言,可充分利用新疆与中亚毗邻的地理优势,积极拓展棉纺织产品对中亚出口业务。
“利空”因素
原料价格波动频繁,产业上下游信息链不畅。棉花和棉纱价格呈明显“倒挂”,致使部分棉纺企业处于保本甚至亏本经营状态。新疆昌棉有限公司反映,今年国内市场棉纱价格不但没涨反而有所下跌,棉花价格几乎接近纱价,致使企业盈利水平大大降低。
目前我国棉花市场的最大问题是,棉花产业上中下游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每年新棉开秤后棉农惜售、纺织企业观望、棉花经营企业不顾风险高成本收购等情况都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由于棉农、棉商和纺织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链是中断的,各种信息混杂,获得信息的能力不对称,导致棉花产业各环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
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熟练技工十分短缺。目前,新疆纺织行业普通技工断层、高级技工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新疆近9万纺织工人中,高级工以上的技术技能人员仅占0.8%,中级工占3%,初级工占6.2%,大多数工人没有技术等级,这使先期来新疆投资的部分棉纺织企业陷入“产品有订单、生产无技工”的窘境。培训费用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地方政府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在来新疆投资建厂的纺织企业越来越多的情形下,“技工荒”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善。
投资环境尚不成熟,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与西部其他省区相似,目前新疆投资软环境不佳也让一些西进投资者暗暗叫苦。在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也相继传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事件,“冷面孔、硬手段”令投资者频频受伤。十余家来自温州的棉商因拒交不合理费用而先后遭到停水、停电等“制裁”。
运力瓶颈未能打破,外运成本居高不下。棉纱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投资新疆的纺织企业。新疆棉花外运执行的是农产品的价格,而棉纱虽然是初加工产品,执行的却是工业品运输价格,每吨纱的运价近700元,远远高于棉花。而更为严重的是,每年出疆物资数量远大于进疆物资。特别是进入10月,随着棉花、番茄酱、糖类等农产品的集中上市,运输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棉纱外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
产业配套环境较差,企业“应市而动”能力弱。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新疆纺织产业的配套环境与沿海纺织企业云集的城市相比劣势十分明显。内地投资者把机械设备从沿海地区运到新疆,成本远高于在沿海地区建厂。纺织企业不仅要纺纱、织布,还必须考虑印染、后整理等一系列加工环节。而在内地,企业只要集中资金和精力做好优势产品,包括产品设计、销售等其他工作均可放心地外包出去。这使得在新疆的纺织企业,要实现纺织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特点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