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广交会变革:更多中小企业的契机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5-07 09:25:09  来源:产经网-中国国门时报 收藏

  经商务部批准,今年10月举行的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展期将由现在的一届分两期调整为一届分三期,每期展览时间由6天缩短为5天,撤换展时间为4天。

  恐怕数十万中国外贸企业中从来没有和广交会打过交道的,寥寥可数。因此,当这个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成交效果最好的交易会宣布以"扩容"和"细化"为主旨,再度实行重大改革之时,人们会发出疑问:"稀释"的摊位会不会加剧竞争?谁能从这个变革中获益?

  第103届广交会4月26日对外公布,经商务部批准,今年10月举行的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展期由现在的一届分两期调整为一届分三期,每期展览时间由6天缩短为5天,撤换展时间为4天。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王俊文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空间一直是困扰交易会的一个问题。只要是会期,每寸土地都是商机。因此,本次改革是"以时间换空间",直接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契机。

  广交会副主任、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文仲亮对此分析说,本次分三期改革之后,可容纳5.4万个展位,在10 3届4.2万个展位的基础上,增加约1万多个展位,同时增加3000家参展企业。

  他说,就此前商务部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开展的数十轮摸底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尚未参加广交会、但有参展需求的企业,大约有7万至8万家,扩容是为了满足国内企业的参展需求,但不会降低国内企业的参展门槛。

  此外,随着展期的调整,展区也从现在的34个优化重组为50个,原来第一期展出的纺织服装、医药保健类商品和第二期展出的箱包、办公文具、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食品、土特产品展区安排在第三期展出。

  文仲亮说,这一变革体现了广交会改革的根本思路,仍然是"综合展下的专业化"。他说,广交会不会放弃综合展的定位,仍然保证全世界的客商一到大会,就能看到中国几乎所有种类的工业机电和日用消费类出口展品;但为了满足国际市场日益专业化的要求,广交会将不断"细化"布局,使得每一期展览都能接近专业行业展的水平,这将有利于各类参展企业寻觅专业买家。

  人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参展商增加的同时,海外采购商也会增加吗?第103届广交会首次启用了琶洲展馆B区,展览总面积达到85.1万平方米,参展企业从102届的12500家增加到18000家,但从一期到会客商的统计数据来看,境外采购商只比上届增加了4.1%。如果下届广交会继续扩大规模,是否会进一步"摊薄"广交会人气?

  王俊文说,随着展会规模的扩大,采购商人数的增加需要一个培育期,在扩容初期,出现采购商跟不上参展商增加速度的情况是难免的。但根据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期后,采购商人数自然会相应增多。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作为广交会的承办单位,将不断加强广交会海内外营销网络建设,加大国内外的宣传、招展、招商力度,加强管理,净化广交会环境,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外商。

  此外,广交会设立的进口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是很多国外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王俊文表示,随着大会的结构调整,进口展区"扩容"的问题也列入了议事日程。目前,进口展区展览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514家企业参展。

  王俊文说,大会正在考虑一个方案,在下届的进口展区开设一条临时通道,让海外采购商以外的国内专业观众也能买票参观进口展区,以便更好地发挥进口展区的作用。王攀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广交会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展会快讯
进入展会快讯>>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