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发布会:从“运行数据”到“竞争力”
指标测评体系准确反映企业竞争力
竞争力是企业运用劳动和资本要素,通过成本控制、内部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手段等在市场上形成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与北京大学供应链研究中心联手,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数据资源和行业特征的基础上,开发了纺织行业综合竞争力指标测评体系。该体系有“系统性”和“动态性”两大设计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是指企业竞争力是由显在要素表征,如: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等。但由潜在要素,如: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生产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不是为了追逐短期利益去击败对手,而是要保障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纺织行业综合竞争力测评体系是一个包含了显在要素和潜在要素的科学指标体系,它通过目标性指标表征一个企业的现行竞争力状况,同时,也通过分析性指标,评估企业的竞争力保持和发展的潜力。
动态性原则是指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用动态眼光看待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动态模型,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已有统计数据等先验信息,并通过不断出现的新信息对模型进行调整,跟踪企业发展动态,力求使模型契合实际,真实反映企业的竞争力和竞争潜力。
整个测评体系由人力素质、资产素质、创新能力、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多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下设多项具体考核指标,如“人力素质”要考核企业职工教育程度、职工技术结构、领导层教育程度、领导层培训、科研力量、劳动生产率等。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各子系统之间的权重可以做出适当调整,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出企业竞争力的状况。
作为体系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夏令敏在谈到竞争力测评体系的作用时说,评价企业竞争力,一方面能够量化地把握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竞争力评价信息,分析其优势和弱势,制定竞争战略,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
后记:
从简单地统计产值、资产、利润方面的数据,到全面分析企业的规模、增长、效率等因素。
从普通的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到全面引入竞争力指标测评体系,这不是仅仅是测评方式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次观念层面上的深刻变革。
对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来讲,这种观念的转变就是由“大”到“强”,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