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桑西移”领跑者丹江河畔新寺湾
初夏时节,走进淅川县寺湾镇,但见新村秀美,楼房林立,庭院幽美,百姓富裕,处处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寺湾农村曰新月异的变化得力于“东桑西移”项目的稳步推进,镇党委书记全建军介绍说,全镇目前已发展湖桑2.8万亩,年养蚕6万张,成为中原桑蚕第一大镇。2008年3月,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检查组来到寺湾,称赞这里绽放出“山区桑蚕业一朵奇葩”。
地处豫鄂交界深山区的寺湾,境内河流众多,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群众有植桑养蚕的传统。2006年,镇党委、镇政府抢抓机遇,提出“发展桑蚕产业,建设生态大镇,确保一江清水,服务南水北调”的思路,启动“东桑西移”项目。
为使“规范养蚕、保护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镇里组织10余名村干部和群众到浙江一带考察,帮助群众转变观念;镇领导参与建设20个示范园,带动发展桑园1.3万亩。为改善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桑园,镇政府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在桑园打井130余眼,建节水灌溉工程8处,修复河坝3000米;至2007年底,全镇建设高标准桑蚕示范园4个,发展大棚136个、小蚕养育室42个,推广方格蔟135万片。
镇长严富强告诉记者:“‘东桑西移’不仅仅是桑蚕的转移,更重要的是把东部地区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移入淅川本土。作为新蚕区,寺湾蚕农最想解决的问题,一是掌握技术,二是稳定价格,淅川县丰达茧丝绸有限公司破解了这一难题。”
这家公司以“服务桑蚕发展”为经营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和蚕茧价格走势,在为产业发展提供信息的同时,实行统一规划栽植、统一供种、统一催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生产模式。公司建立培训中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培养业务骨干,每500亩桑园配备一个辅导员,从河南农大等高校引进专业人才3名,还长期高薪聘请中国桑蚕专家陆锡芳教授担任顾问,构建村有服务点,户有科技明白人的服务网络体系。
尝试定单养蚕,走“公司+农户+基地”之略,提高桑蚕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东桑西移”规范化建设的基本体现。丰达公司与蚕农签订购销合同,价高时,随行就市,价格波动时,以每公斤14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有效提高了广大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为让“东桑”有效“西移”,寺湾镇还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从浙江引进了丝棉加工等项目,年消化鲜蚕100万公斤、使蚕茧全部实现就地销售。还积极实施活蚕加工、桑尖菜、桑葚酒等项目开发,提高产业附加值。
“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打造出沿丹江万亩生态林带,有力地保护了丹江沿岸的生态环境。项目还培育了一大批养蚕能手,催生出170余个养蚕专业组,14个专业村。有8个“桑蚕依托型”新村,都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的标准。
水田峪,原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天天喝稀粥,家家茅草窝”的贫困村。如今,人人会养蚕,家家有摩托,户户住楼房,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的山区新村,一派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