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条件研究
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维持不仅事关纺织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而且直接决定了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提高纺织业核心竞争力离不开纺织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纺织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也直接影响着纺织业产业技术水平。产业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当我国纺织业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时,必然推动我国纺织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借助自主创新大力提升我国纺织业产业技术水平。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条件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起来,这是影响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条件体系是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的主导目标和战略选择。
一、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条件
1.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条件
合作创新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中小企业占主体的我国纺织业,合作创新则是特别有效的路径选择。形成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安排,是纺织业企业官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合作实质是一种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交易活动,产学研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至关重要的制度创新(刘力,2005)。(编者注:括号内的表述表示上述观点由研究者刘力于2005年提出。下同。)例如,为了提高促进纺织业技术水平提升,韩国政府组织“产业用纤维发展协会”,按不同的应用领域对产业用纤维进行系统的培育发展等;培养服装设计等专门人才,提高服装行业的设计水准和品位,促进服装设计潮流世界化。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的发展方向为服装设计、时尚、高附加值产品的中心地;大丘、庆北地区发展方向为世界化纤的供应基地。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通过对产业用纤维的集中培育,实现了韩国纺织业向高科技尖端产业的过渡,韩国纺织行业得到再度振兴。
自主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市场化活动,是一个由知识资源和创新立资源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例如,浙江纺织产业竞争优势和纺织企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除了集群发展条件外,还得益于大规模市场化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
2.研究与开发投入条件
当今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化正在对纺织业产生着深刻影响。研发投入以及自主创新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纺织业在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发达国家已从单一衣着用纺织品,向衣着、装饰、产业用纺织品方向转变。纺织产品已由单纯的生活资料进入生产资料范畴,这都大大激发了纺织产业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有效需求。
数据表明,我国纺织业研发投入有待加强。在纺织业高速发展的1985—1994年的10年中,我国纺织发明专利申请只有1 102件,而同期国外在中国申请的纺织发明专利却有1 307件。1994—1998年间,国外在中国申请的纺织专利仍比国内高出400多件。长期的研发投入短缺导致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水平处在我国制造业的中等偏下的水平。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自主创新投入规模与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纺织业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瓶颈环节。再加上,由于地域、行业、企业、产业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需求的滞后性、多样性、提升过程的渐进性、累进性和艰巨性。形成产业研发投入的规模优势与强度优势,是促进我国纺织业再度辉煌的重要条件。
3.专利条件
企业专利与核心技术拥有水平低是我国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内在制约因素。专利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普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发明型专利少直接影响我国纺织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知识产权既是自主创新能力高低的衡量指标,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从我国纺织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劣势上判别,我国纺织业不仅自主创新能力低,而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也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