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不变,是对苏绣的误读
24日,在本报和市科协联合主办的“市民教室”上,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张美芳说,苏绣等刺绣艺术在不断学习中追求创新,才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像看古董一样、认为苏绣只是照搬“老教条”的观念,是对苏绣的误读。
张美芳认为,苏绣是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分支;其中包含的乱针绣手法就是一种创新,这极大丰富了苏绣的艺术表现能力。艺术大师杨守玉先生不囿于传统,创始了乱针绣:她将刺绣和油画、素描等绘画技巧相结合,通过长短线条的变换、颜色的分层叠加,创造了颜色比绘画更丰富,又保留丝线独特质感的刺绣艺术。时隔70多年后的现在,看着当时乱针绣画面的明暗、质感和奔放的线条,人们仍不得不惊叹;在刺绣艺术史上,乱针绣因其大胆的创新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乱针绣手法由杨守玉先生的后人传播进苏州后,传统苏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手法中,也借鉴了乱针绣中线条交叉、颜色变幻异常丰富的创新元素。
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一幅复制李政道博士“金核子对撞”实验照片的乱针绣作品,博得了包括李政道博士在内的众多科学家和艺术家们的好评。以当年创作这幅作品的经历为例,张美芳向听众讲起苏绣的创新实践。原照片是表现在强大电流下,重核子在加速器中对撞并互相穿透时的美妙瞬间。轨迹线条绚丽多彩、纷繁复杂:每根线条的色彩、粗细、方向等都不尽相同,还有独特的光线折射效果和力度。如果用传统的真丝绣线制作绣品,因绣线横截面为椭圆形,它难以表现原照片中线条有棱有角的质感和力度,以及闪亮而剔透的折射效果。与丝绸专家全力合作后,张美芳等研发出“三叶异形丝”材料;用这种材料绣制的作品,其光线效果、质感等非常逼真、神形俱佳。
在讲座后,张美芳直言,人们的审美情趣会随着时代发展,古老的苏绣艺术也需要在不断学习中既继承传统又丰富创新,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她认为,一成不变的继承不可取,技法应服从于其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而创新,才能使全世界更多欣赏者从感性的刺绣作品中获得理性的美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