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昊:对中国元素和流行趋势的一点思考
广义的中国元素
在奥运颁奖礼服的设计中,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中国元素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这些作品还处在保密期)。凡是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广义的中国元素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设计思想中,而从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文化作品和历史文化痕迹中去发掘广义的中国元素是需要功底的。我认为我们的设计界是有这个能力的。但在狭义层面对中国元素的理解恰恰有些分歧,这些分歧也就是我们举办沙龙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在以上两个层次上做一个界定,给作品设计更鲜明、具体的指导。
●避免三种倾向●
不要简单复古。
照搬先人的作品固然是中国元素,但无法体现流行时尚。今天沙龙的主题也是为了体现作品的时代性,我们不是为了追求现代性而体现时代性,而是必须看到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而生活方式变化必然对审美发生重要影响,所以在设计作品时要注意不能简单复古。
不能排斥开放。
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30年,还要深化开放,否则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物质进步和新的精神追求。在作品设计中不能排外,特别是在讨论这个话题时不能排斥开放。注意刚才讲的背景的第三点,在流行趋势中除了经典元素外增加一点变化本身就是支持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仅在中国,西方的设计师也在运用中国元素,本身就不是一个排外的、重新闭关自守的过程,要特别注意这里有个意识形态问题。
时装作品的中国性
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不要让人们感觉设计出的明显地像另一个国度的时装作品,还是要把中国的特征展示出来。一些时装有明显的日式、西方风格,不能让我们看到中国性,这样的作品很难让大家悟到“中国元素和流行时尚的结合”。
●关注三个层次●
我个人认为一个职业设计师应该关注三个层次的问题:基本技能、审美水平、思想性。
时装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设计师必须掌握一定的面料、裁剪技术和制作工艺,这是实现作品创意和保障作品质量的基础,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没有问题。
从审美层次看,设计师的创新应该“为美创作”,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时装设计既要关注色彩、面料、款式的创意和流行趋势,也要符合基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习俗。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好的作品表现,比如每年“金顶奖”设计师发布的作品。
在思想性的层面上,对我们有重大的挑战。设计师的创作过程需要思想性支持,理论修养、价值认同和灵感启发是创新的基础。因此设计师应注重交流与碰撞,了解不同学科、不同艺术门类的成果和动态,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和创作资源。
最后我想预告一下,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要举办一场中国概念的时尚成衣作品发布会,同时在奥运会期间我们还将组织最优秀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展,作为奥运会重要的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希望知名设计师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能够积极参与,我们将邀请更多的媒体来关注这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