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万元帐篷说起 让接受公众质疑成为习惯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24日在与人民网网民交流时说,从5月12日至20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共向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发放帐篷5批,共18510顶,从未采购1万元一顶的帐篷。
就我所浏览过的信息,这已经是中国红十字会第三次认真澄清万元帐篷的事情。对万元高价帐篷的质疑来自网上传言,说中国红十字会某官员在接受CCTV-4采访时表示,将送往灾区价值1300万元的1000多顶帐篷。经网友简单计算,每顶帐篷高达1.3万元,网友们对此敏感传言纷纷跟帖表示质疑。连日来红十字会屡屡回应质疑,并且用具体的数据否定了每顶帐篷1.3万元的说法。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24日下午在与网民交流时还回应了另一质疑:“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药厂买1万元的救灾药,却让药厂出具5万元的发票。”江亦曼说,因为现在四川省全省的红十字力量都投入夜以继日的救灾工作,他们现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答复。但江亦曼表示,欢迎社会各界进行舆论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他们完全支持网民的行动。
汶川大地震伤亡惨重,中国红十字会立即发动募捐活动,迅速投入救灾抚难的工作。由于红十字会的慈善费用来自社会大众,所以人们极其关注自己所捐献的钱和物是否真正用于灾区受难的同胞,是否货真价实地用于抗震救灾。
全国人民向灾区同胞捐献钱物,捐献的实质是委托中国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以及政府机构转达自己的爱心,很多人都恨不得亲自送到受灾同胞手上,实际上有不少人就是这样做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同胞来说没有条件亲身赶到灾区,而且这样救助的个人和社会成本也太高,所以委托是必要的。
既然是委托,委托人就有权利知道被委托者事情做得怎么样,是否名副其实,委托人就有权利要求被委托者接受社会质询,接受舆论监督,接受专业审计。中国红十字会作为被委托人在得知万元帐篷的传言后,及时进行解释是正确的做法。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事情必须真相大白,信息必须完全公开,过程必须完全透明,大众知情权必须完全得到满足。一旦事情真相大白,疑云自然消失。只有这样,政府机构和社会公共组织才能长久取信于民。据报道,中国红十字会已经请审计署提前参与工作。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公众参与监督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质疑大都通过网络传播,有关部门也大都通过现代传播工具迅速应对。这种呼应正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习惯,也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