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上,一种精神在升华(图)
诸暨圣尼迪纺织品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赶制四川地震灾区急需的帐篷。(首席记者袁云摄)
截至昨日17时,我市发往灾区的救援物资,帐篷超过20,000顶,矿泉水、食品、棉被等20多个车皮……
这是来自市农办的一组最新数字。“加入救灾物资生产的企业仍在不断增加。”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灾区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在这场特别的攻坚战中,参战的是广大企业,后援是各级党委、政府,后盾是436万绍兴人民。
吹响号角
5月21日下午,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并着重对做好抗震救灾物资的筹集、生产、运输等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市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号召,要举全市之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做好抗震救灾物资的筹集、生产、运输等工作。
时隔一天,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会上,出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在谈到众多接受任务的企业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大局观时,有的部门负责人激动得哽咽难言。
“接到任务后,多数企业推掉了原先的订单,几百上千号员工齐心协力加班加点,抢进度,保质量。”市民政局局长邵平对记者说,“真的为绍兴有这样的人民,有这样的企业家而感动。”
其实,我市的抗震救灾物资生产筹集工作,在四川地震灾害发生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通过与灾区对口部门不间断的联系,根据当地需求,5月19日,我市就有大量救灾物资运出。包括昨天凌晨4时刚刚抵达灾区的4卡车共计6368顶帐篷在内,我市运达灾区的救灾物资除大量的食品、药品、矿泉水外,帐篷超过2万顶,临时安置房配件有120套……
部门的协作精神在这一刻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运送物资最紧缺的是车辆,市交通部门通过各种渠道调集车辆,保障民政和红十字会等部门需要;承担生产任务的企业电力供应不能断,电力部门不仅上门服务,还专门发出通知,要求所属各单位、部门全力抓好供电保障,坚决杜绝因用电问题影响企业生产进度;建管部门在落实17家特级建筑企业援建1万套临时安置房后,还迅速派人前往灾区开展选址等前期工作……
共同信念
帐篷是这段时间地震灾区最急需的救灾物资,给灾区群众提供一个能遮风挡雨的临时住所,是中央领导的要求,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受灾群众急需大量帐篷……”5月19日,我市收到广元市的紧急求助信,市委书记张金如,市委副书记、市长钱建民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尽全力组织采购、生产,快速运往灾区。20日,2500顶;23日,8000顶;27日,6368顶……承担帐篷生产任务的是我市上虞崧厦镇的5家骨干制伞企业。这些企业主动停下制伞业务,开足马力全力投入救灾帐篷生产。
帐篷的生产质量,是用“三级联控”来保证的。崧厦镇政府负责人进工厂,企业负责人下车间,
民政部门再抽检,为的就是从绍兴送出去的帐篷是最结实、最耐用的。生产帐篷需要大量的防风雨的优质面料,需要大量的服装企业配套,绍兴在这一产业链上的所有能量都被调动起来。“很多企业都是微利甚至亏本在生产,但他们没有因此推却。”邵平说。
23日接到对口包干1800套临时安置房板材、配套设施生产任务的精工钢构,到昨天已生产1.6万平方米板材,运抵灾区6000余平方米。”企业负责人孙关富告诉记者,因其他省市都在为灾区生产板材,原材料成了紧缺货。孙关富给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要想办法筹集原材料,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兰海环保”是上虞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在这次救灾物资生产中俨然成了主力。18日“兰海环保”接到国家水利部指令,要在6天时间内生产50套适合灾区专用的净水设备,这样的生产任务在平时需要30天时间完成,还不包括设计方案的调整。“兰海环保”在一天时间内,调集所有研发团队的精锐,根据灾区地理、水质情况,研制相应规格、型号的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案。全体员工连续五天五夜的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任务。
越城区皋埠镇的振德敷料有限公司,接到国家发改委指令,需要紧急生产10万只外伤急救包和980箱消毒纱布。企业300多名员工总动员,通过三天加班加点,目前这批救灾物资已保质保量赶制完成,并分三批运抵灾区。
……
爱心的接力没有停止,更多的企业、部门还在陆续加入,因为人们心中都怀着一个同样的信念:一切,为了灾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