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的显现——藏鞋
藏鞋根据形状和用料的不同又可分出多种。较为高级的松巴鞋称“松巴梯呢玛”,它用牛皮制底,并以粗毛线或绵线密密缝制,底厚达1厘米多,靴帮色彩斑斓,分别用红、黄、绿、蓝等八种颜色的丝线在上面绣出美丽的图案,靴面也有绣花,十分艳丽。这种靴,因为做工精致考究,以前是喜庆日子里才穿用。西藏妇女喜欢穿松巴鞋中最好的“梯呢玛”,是因为这种鞋的鞋头上有复杂的花卉图案(俗称“鱼骨刺纹”,要求其线条如鱼骨刺挺拔犀利),在旧社会是家庭条件好、出身高贵的妇女才穿得起的。当然,现在一般的老百姓都可以轻松拥有了。
比“松巴梯呢玛”档次低一点的鞋子叫“过不杂”,这种鞋的底子全部用牛皮包起来,非常结实。还有一种鞋子叫“替日”,所谓替日,是专门用粗线纳底,氆氇缝帮,多产于山南地区,因为在山南很多地区的农田边有一种叫“孙玛热杂”的植物,汉语叫大麻子、苎麻,农民们把它揪下扎成条缝进鞋底而得名。“替日”这种鞋子的特点是比较暖和,经久耐磨,经水浸泡会越变越硬,变得更结实,所以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在牧区,牧民都喜欢自己缝鞋,比如像“朱朗”,意思是产自康区甘孜朱诿地方的靴子,老一辈人管它叫霍尔鞋。还有“珠西替杂”鞋,青海玉树人喜欢穿,因为这种鞋很结实,在雪地上走路也不会变形。
赤列塔青在工坊里向我们演示了制作松巴鞋和嘎洛鞋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屋中放着一个装满茶叶渣的大铁锅,他解释说,过去人们用马粪泡皮料,现在马粪不好找,改用大叶茶渣。泡好的皮料剪成鞋底样,与提前粘好的麻布和毛毡钉在一起。麻布和毛毡必须盖住并明显大过皮底,因为麻布和毛毡是鞋底也是鞋帮的一部分。等这一切做好后,只见赤列师傅首先用一种粗棉线缝针使鞋帮逐渐收口。这是个经验活也是技术活,收口太大,鞋腰将无法扣住,收口太小,做成的鞋子会挤脚。这种逐渐收口的过程就会在鞋帮上形成由宽窄不等、颜色各异的八道线组成的棱条,既美观又结实。等鞋口完全立起来了,就把一种白布粘到鞋底,鞋底部分就算做好了。
藏靴最难做的部分就要数扎鞋底了。几厘米厚的皮鞋底需要用锥子一个个扎口,用针一个个穿线,完全是手工活,工人们手上全是水疱和伤疤,用多厚的顶针都不管用。相比而言,做鞋腰和鞋筒就比较轻松,有些部分还能用上机器。鞋底做好之后和鞋腰、鞋帮缝在一起还不算完工,还要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把鞋里撑起来,这样才不会变形。同去的一位记者订做了一双靴子,问多长时间能完工,赤列塔青吸着鼻烟,慢条斯理地说20天应该没有问题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制作藏靴手工活的精细和讲究。
赤列塔青制作的嘎洛靴则以牛皮为底,靴帮由3层氆氇缝制而成,其黑色呢在下约3厘米,彩条毛呢在上约3厘米,花纹竖立。靴跟与靴尖缝上黑色牛皮,靴面用染黑的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结实美观。靴帮开15厘米竖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的羊皮加固,便于拉携。这种靴的特点是靴尖朝上翘起,看起来威武大方。
大部分藏鞋的主要原料为平绒或皮革,色彩搭配十分讲究,有的还用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有的则用金丝缎镶边、贴花。鞋尖更是有方有圆,有尖有钩,形式不一,很有特色。
所有藏鞋都要有系带,鞋带又是藏鞋制作中一种美丽而讲究的手工艺品。一般鞋带使用细毛绒编织,带上有各种图案,两端留有彩穗,色彩艳丽,与藏鞋配在一起,赏心悦目。
赤列塔青说,藏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分左脚和右脚。怎么做,做什么样式,都不分左右脚。这是因为生活中有的人腿脚有毛病,有的人拖着脚走路,所以有的鞋底左侧坏得快,有的右侧坏得快。藏靴的好处就在于一看到任何一侧有磨损,就可以把鞋子调换一下,可以继续用很长时间。“藏靴的好处我说也说不完,总之,我不想让这门手艺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赤列塔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