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纺织产业告急 浙江制造要把握好四条命
题记
传统就是优势
对绍兴来说传统的纺织业走到今天,尤其是当前的特殊的形势下,外面人的怎么说不要紧,关键是自身怎样看。
有人说制造业是夕阳产业,要放弃。实际上只有夕阳的产品,而没有夕阳的产业。衣食住行是人类永远的需求,如果有一天人类进步到不要穿衣服了,纺织业才是夕阳产业。
也有人说梯度转移不可阻挡,实际上梯度转移有条件,绍兴这条船还没有到承载不了纺织业的时候。
有人说一哄而起,一拥而上是绍兴的经济规律,实际上绍兴的经济规律是黄酒,越陈越浓;是霉豆腐,越霉越香。
为何?
首先,纺织行业对绍兴的贡献功不可没,纺织业历来都是绍兴的优势行业,支柱产业。绍兴市是依托化纤起家的,用一根根涤纶丝编制了一个庞大的纺织产业群,跻身全国10强县。到2007年,绍兴县共有各类纺织工业企业3220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数的80%,纺织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县工业企业65%的销售收入,59%的利润总额和64%的财税收入。纺织面料出口量占全国近十分之一。绍兴轻纺城去年市场成交额达到332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纺织业在绍兴是有功之臣。
第二,传统就是优势。传统的东西是有年份的东西。绍兴纺织业素有历史传承,自古柯桥一带便有“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的美誉。浙江号称是制造大省,但真正制造业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竞争,有竞争基础的是什么?看来看去还是轻工和纺织。在产业结构创新上,一条腿是传统产业的提升,一条腿是新兴产业的补充和完善。
第三,传统产业的转移是有条件的,有人提出纺织业的劳动密集型在绍兴已经不适于生存,纺织业已经进入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区域间。其实任何一个产业的转移是有条件的,一个是劳动力成本有一个转移的承载极限,按照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劳动力成本转移的极限是1.2万美金。我们现在的劳动力成本的水平是4000美金。二是运输成本和市场半径有特殊的地理要求,像绍兴这样纺织印染一体化的纺织行业承载的环境空间,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无可比拟。绍兴的纺织业还没有到梯度转移、全面替代的结果,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绍兴的纺织业已经累计了相当的比较优势,绍兴形成了上游的PAP、化纤、拉丝,下游印染等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中国轻纺城这个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形成了市场与产业互动的集聚优势。像2007年底,绍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了455.44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达到1400多万元。
第四,绍兴纺织业应该说是在转型、调整当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当“家长”的。以前绍兴的纺织业是独领风骚,现在产业布局进一步丰富了,这几年多产业在绍兴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空间,纺织业与各行业之间形成了各领风骚的局面。
郑宇民认为,有的企业家把纺织业定位于起家、发家、持家,我觉得还要加一个当家,在相当长时间内纺织业还是当家,因为传统制造业依旧是浙江的优势,纺织业还是绍兴的支柱产业。当家产业,现在不是这个产业要不要的问题,是传统要提升、要做新,特色要做优,优势要做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