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蚕食利润 广东外贸逼近盈亏临界线
阿迪达斯今年业绩飘红,近日发布公告称第一季度净盈利同比增长32%至1.69亿欧元,高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1.56亿欧元。而年均为阿迪达斯加工生产鞋超过1300万双的广东万邦鞋业公司新闻发言人郭炜文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却表示,受汇率、生产成本上涨以及其他因素影响,该企业今年利润不增反减。
郭炜文还说,万邦在业界情况还算良好,订单很稳定,加上阿迪达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还是给予他们相对不错的利润空间。有些鞋企则因为议价能力差以及无法承受成本压力已出现亏损或倒闭。
来自广州海关的统计,今年1~2月珠三角地区从事鞋类出口的企业为1512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855家。今年一季度,广东出口鞋7.5亿双,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0.1%;价值23.2亿美元,增长5.4%。不仅是鞋业出口不景气,广东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商品出口同样不容乐观。
今年一季度,广东省出口纺织服装69.3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微增0.5%,其中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9.7亿美元,下降5.3%;玩具出口10亿美元,增长4.8%,增幅同比下降24.7个百分点。
因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以及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攀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外向型经济比重大的广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1~4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2073.8亿美元,增长1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2%。尽管依然保住全国外贸冠军的宝座,但增幅比全国24.4%的增幅低10个百分点。
汇率蚕食利润
“一方面人民币不断升值,另一方面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生意越来越难做,现在已经基本到了无利可让的情况,这非常考验我们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判断,一旦预测不准很可能造成亏损。”广东一大型玩具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广东玩具出口大约占到全球玩具销量的半壁江山,近两三年来,珠三角玩具的出口成本增加超过15%。上述负责人说,虽然一直以来都不断提价,但不可能将所有成本都转嫁给采购商,因此利润越来越薄,现在整个行业的利润大约只有2%~3%,玩具企业进入了洗牌的阶段。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认为,广东从港澳台大规模承接制造业转移,但这些年来,很多加工厂依然靠低价竞争来获取海外订单,缺乏自主创新和销售渠道自拓。今年对广东外贸企业来说形势严峻。人民币逐步升值,刚开始时影响还没有立竿见影,但到了一定程度杀伤力就爆发出来,现在基本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能承受的临界线。这将引发行业重新洗牌。广东已经出现一些服装、鞋产品以及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倒闭或缩小生产规模。靠成本优势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在此情况下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
广东有不少企业主要从事100%贴牌加工出口,大部分利润被品牌商以及采购商赚走,出口产品利润往往不足10%。由于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国际议价能力普遍较差,人民币加速升值对这些企业出口的负面影响相当大,浮动的汇率不断蚕食着他们微薄的利润。
提价死守盈亏线
“汇率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假如接一年或半载的订单,这就像将炸弹抱在怀里,我们现在基本不接超过三个月的大单。劳动密集型食品加工行业的利润大约只有2%~3%,一不小心就被汇率吃掉了。”广东中山市恒昌隆食品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龙联均称,借助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对企业不大现实,近三年来主要还是靠自身预测近期汇率,通过提价规避风险,死死守住2%~3%的利润。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浩森也谈到,目前只接两三个月内的短期订单,价格上调3%~5%。半年这种长单基本不敢接,除非客户愿意承担因汇率变化而上涨的成本,但这样至少要涨价10%,这超出海外采购商愿意承受的幅度。
记者了解到,提高产品报价是广东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最通行的方法,但对于没有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来说很难一下将价格提得很多。企业只能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再根据汇率变化来逐步调整产品的价格。
然而,对于纯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未必能够将增加的成本都通过提价转嫁给海外买家。郭炜文谈到,虽然阿迪达斯在不断调整订单价格,但涨价幅度跟不上成本上涨,部分增加的成本还是需要加工厂自身来消化。万邦鞋业生产线原先全部设在广州白云区,近一两年则全部转移到广东清远以降低成本。此外,万邦也在拓展内销产品的生产,这块业务在快速增长,目前大约已占总产量近30%。
自入世以来,广东外贸连续多年保持超过20%的快速增长。今年广东外贸预期目标保守预计仅为增长10%。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在2008年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努力促进对外贸易从以数量增加为主到以质量提高为主转变,扩大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继续跟踪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实施情况,推进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和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