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助中国化纤工业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
中国化纤工业经过50多年发展,到2007年已拥有产能2572万吨,产量2390万吨,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目标。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获悉的。这篇文章来源于纺织资源,请各位网友直接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纺织资源查看。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12至13日在杭州市萧山区举行。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郑植艺说,近年来,中国化纤工业产业技术进步明显,产业结构升级成果显著。
郑植艺说,中国化纤工业技术进步是全面的,体现在工艺设计、工程设计、装备水平、过程监控以及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占化纤55%产能的涤纶长丝为例,十年间单位产品加工成本下降了约一半,运行成本中能耗也下降了约一半,每万吨产品用工人数从150人减少到60人。目前,我国化纤产品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比例明显提高,全行业差别化率已经达到37.7%,比2005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
技术进步提升了中国化纤的产业竞争力。2007年,我国化纤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全年净出口43.31万吨。下游的化纤纺织品出口总量为379.6万吨,同比增长10.2%,出口总金额达到168.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出口金额增幅高于出口总量增幅,显示我国化纤纺织品出口附加值明显提高。
而从产业结构看,优质资产在行业内比重已经提高到70%,产能向大企业、市场和民营企业集中的趋势基本到位。到2007年底,全国有年产5万吨以上的化工企业11家,合计产能2065万吨,占总产能比例超过80%,东部产能为2295万吨,占总产能的89.2%,苏浙两省产能为1713.2万吨,占总产能的三分之二,民企产能也超过总产能的三分之二。目前,全国化纤行业已有29家上市公司,还有14家已进入程序准备上市。
郑植艺同时表示,虽然近几年中国化纤产业通过国产化、技术进步和经济规模,消化了油价上涨所带来的原料成本上升压力。但是目前,在原料成本占行业生产成本87%和油价高企的情况下,中国化纤行业继续消化油价压力和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的能力减弱了。他表示,不管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会不会持久,中国化纤行业还都将继续走技术进步之路,依靠产品差异化、功能化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