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纺织业直面“全球化”
丝绸之都“困”自何方?
吴江市盛泽镇,是中国的丝绸之都之一,拥有数万台套国内外领先的生产设备,全镇每年生产各种纺织品60亿米,相当于每年为全球每人生产一米面料。但是从去年开始,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绸都盛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少企业被迫停产,吴江纺织业商会副会长缪汉根说,“停产的企业约占整个中小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有数百家之多。”这些企业大多产品比较单一,规模相对较小,生存比较困难。
一家还在勉强维持生产的汉通纺织总经理钱阿玲表示,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不断下调的情况下,他们的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不仅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而且由于看不清人民币升值的前景,前两天,钱阿玲刚刚拒绝了一个来自美国的大单,这个单子要是接下来,够汉通好几个月的生产量,但是钱阿玲根本不敢接这个单子。钱阿玲说:“一年一订,我没有办法订,美元汇率可能要到6.5,按现在的汇率订,到了6.5我不是亏本了吗?”
钱阿玲没有作出停产的决定,是希望能够挺过这一段时间,在吴江市,也有一些中小企业和钱阿玲的汉通一样,在咬着牙坚持。
纺织业该如何变通?
汉通纺织,是国内纺织行业的一个缩影。按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仅去年1到11月,全国纺织企业蒙受的经济损失就在150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企业获得的利润,51%的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纺织企业的形势的确不容乐观,但是同样在吴江盛泽镇,同样是纺织企业,也有人日子过得挺好。
在盛泽纺织业的龙头之一———盛虹集团,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场景———这里所有的车间都在生产,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就是吴江纺织商会的副会长缪汉根,他介绍说盛虹集团的销售很喜人。不仅销售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利润水平和前两年相比也基本上没有多少下降,维持在11
12%左右的水平,在当前很多纺织企业濒临倒闭的形势下,是什么让盛虹集团避免大环境的冲击?
缪汉根说:“从去年开始,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占整个企业总销售比例越来越高,达到60%、70%,这一类产品能生产的人家不是很多,我们在议价能力上比较有优势。”
早在一年多以前,生产涤纶纤维的盛虹集团决定产品向超细、超绒方向转型,为此,公司与德国巴马格公司合作,量身定做了一套高技术的生产设备,使公司在超细纤维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
缪汉根说:“单位最小的纤度可以达到头发丝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就是这只有六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超细纤维,又是由144根用普通肉眼难以看清的纤维纺织而成的,超细纤维主要用来生产高档面料,正是这种别人做不出来或者很难做出来的产品为盛虹集团赢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而且也卖出了普通产品卖不出的好价钱。
和盛虹集团一样,盛泽的另一家生产纤维的龙头企业———恒力集团也未雨绸缪,早在2年前就开始主攻高端产品市场。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说:“现在我们在日本成立了研发中心,我们在2005年的时候已经聘请了德国人、韩国人,还有日本人,主要是在研发这一块上花力气,所以我们的出口产品就是做精、做优、做特。”
新民科技是当地的一家上市公司,原来主要生产5到10元钱一米的低档面料,但是去年上市后,他们开始从国外引进高档设备,投入巨资进行高档面料的研发。公司去年从意大利引进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这些织机正在生产他们新开发的金属丝面料,在面料中加入金属丝,不仅可以增加布料的舒适感,而且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静电作用。
全球化要价廉,更要质优
和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纺织企业相比,像盛虹集团这种走高科技高附加值路子的企业活得还是很滋润,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成本上升和政策调整是整个纺织行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味地怨天尤人没有意义,关键还是做好自身的调整,现在,不仅吴江的纺织企业在调整,当地政府也在调整自身的产业政策,着力重新塑造吴江纺织业的竞争力。
为了帮助纺织企业面对目前的困难,当地党委政府作了大量的工作,吴江市多次召开纺织企业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困难,商讨对策。目前,除了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外,吴江市也在因势利导,鼓励企业兼并整合,当地的商会也在引导一些有能力的企业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纺织业所面临的困境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危机,一方面确实使很多制造企业压力重重,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次从产品、技术、品牌到视野、观念各方面更新换代的机会。要知道全球化要的不仅仅是价廉,更需要质优。只有提升了我们产品和品牌,我们才可以在全球化中赢得利润和尊敬。